第A10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成品油价格预计本周上调
· 消费金融公司处境尴尬
· 人民币跨境结算遇冷
· 外资操纵水价?住建部实地调研
· 钢价连续两周大幅下跌
· 中国啤酒产销有望“八连冠”
· 巨量融资考验市场承受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24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巨量融资考验市场承受力
  周五收盘后,本指望市场有些利好的投资者,等待的却是两条重大扩容“利空”。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告,中国北车、广东海大集团IPO申请获通过,而证监会发审委将于8月26日召开第82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审核中国冶金科工集团IPO160亿元融资申请。其中中冶拟于9月以“先A后H”形式上市,若如期挂牌,该IPO将成为香港今年迄今规模最大集资额新股,全球则排第三位。

  “重大利空。”私募基金经理乐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乐平表示,尽管这两天有了一些反弹,但成交量始终没有有效放大,这一方面说明市场抛售意愿减小,另一方面也说明,市场承接力度不强,许多投资者选择了观望。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再放行大盘股IPO,市场中期调整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有不同看法。资深分析师邓力认为,目前股指短时间暴跌了700点左右,幅度高达20%,即使在熊市也是超跌了。这种情况下,大盘再度大跌可能性并不大。同时,尽管新股发行在加快,但市场并不“差钱”。天相统计最新数据显示,新基金有望在国庆节前提供超过600亿元的可入市资金。而联合证券最新的数据显示,三季度潜在资金供给规模约为1.1万亿,而股票供给最多1.07万亿,资金供求基本能维持平衡。

  记者注意到,从8月4日至19日,大盘12个交易日暴跌19%。而从历史上看,大盘急跌20%后,都具备巨大反弹动能。而大盘从来没有出现连续两月下跌20%的情况。也就是说,大盘短期调整幅度已够,只是调整时间不够。业内人士认为,在新股排队待发、创业板IPO即将开放等情况下,管理层保持股指稳定有较大的可能性。2800点应是管理层发新股的底线。

  据《广州日报》

  

  

  五红筹股或年底前回归A股

  据悉,中移动(0941.HK)、中海油(0883.HK)、华润创业(0291.HK)、中信泰富(0267.HK)和北京控股(0392.HK)可能获准成为年底前在A股上市的首批红筹股,接近证监会的消息人士说,IPO可能仍是红筹股回归的模式。

  红筹股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法律定义,而是市场对于那些在海外注册、在香港上市、主要业务在中国内地的上市公司的一种称谓。高盛表示,出于财务、流动性及战略上的原因,越来越多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企业表现出回归A股市场上市的兴趣。据《经济观察报》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