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一评再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谁聊发了七旬博导的少年狂
· 为何
被“诽谤”的
总是官员
· 涨吧,我们就在家看风景
· 一个“被”字带来声声叹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2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一个“被”字带来声声叹息
  近日有网友爆料,虽然不少公司都有年休假,可不少人有假却不能休。于是,网络上继“被就业”、“被增长”之后,又出现了华丽的说法———“被全勤”。三分之一网友表示自己没有年假。(河南商报8月18日)

  ↓我们被全勤 我们被繁荣 燕赵都市报 8月19日 作者:王牧

  【燕赵都市报一评】

  随着“被就业”这一雷词的出现,有人惊呼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被时代”:被慈善、被代表、被统计、被缴税、被增长、被腐败……无处不在的“被”字,牵出了一个尴尬和焦虑的时代。每一个“被”字几乎都无法避免地关乎着一段权利痛感,一种无法独立自主的社会人生,一种被设计和被绑架着“与时俱进”的社会化生存模式。

  假如我们能够细细咀嚼“被”字的精髓深意,不难品味到,这个受尽嘲讽的字眼,付诸了管理部门太多的“苦心”,那就是管理者总认为草民的权利需要集约化管理,因而所有的被字串起的是一根“被修理”的链条,我们必须在“被”字的框架内,才能成就管理方所期待所追求的“被繁荣”。

  我们的确看到了一种历经权利苦涩和辛酸而成的“被繁荣”和“被强大”:“被全勤”下职场欣欣向荣敬业有加、“被统计”下经济数据令人乐观、“被代表”下民意高度集结、“被缴税”下公民纳税意识日益成熟、“被捐款”下催生全民爱心。可惜的是,这一切都并非出自公民自身的意愿,种种的公民被动感,让“被繁荣”在本质上多少泛出一些虚假繁荣的泡沫来。

  这些美丽的泡沫并不足以支撑我们苦苦追寻的发展成果,但却实实在在侵蚀和破坏着释放人性的历史趋势:健康的公民社会、公民天赋的和必须以制度保障的自由人性、公民对逾越人权边界的强制制度说“不”的权利。而这些,才是国家社会得以健康发展的人本基础和公信基础。当公权力处处对个体权利设限,以图保证国家利益,这只会刺激公众的抵触感,让其处处感到被控制、被操纵、被主宰,国家和社会发展战略也就失去了最核心的精神意义。“被”字因生动地点化出了一种公民生态、一种体制症结、一种精神困境,它的风行不是偶然的。而人们的反“被”字心态,不仅仅是出于天性中对自由的向往,不仅仅是对于行政权力的习惯性抵触,不仅仅是对于权利分配不公的焦虑,更是因为我们渴望在相对自由和被尊重的民主框架内,实现公权力和个体权利的双赢格局。“被”字诀让人性压抑、权利苦闷,与现代人类社会所追寻和打造的文明路线背道而驰。这种病态的、不自信的治理理念,无疑应该为成熟和理性的政府所摒弃。

  【现代快报再评】

  拿一个“被”字来出气,来表达对公民权利缺失的不满,成了一种社会现象,这“亿声叹息”确实引人关注。本文对这种状态发生的根源做了很到位的分析——“当公权力处处对个体权利设限,以图保证国家利益,这只会刺激公众的抵触感,让其处处感到被控制、被操纵、被主宰,国家和社会发展战略也就失去了最核心的精神意义。”

  多少年来我们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两点,一是人民当家做主,二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就是贫富差距小而且大家过得不错;“人民当家做主”简称民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而“被代表”、“被修理”,这种无法独立自主的社会人生,这种被设计和被绑架着的生存模式,不可能是民主的,因而也就违背了社会主义,与“文明路线背道而驰”。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