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307个基本药物纳入报销目录
· 基本药物将零差价销售
· 设立标底价格避免恶性杀价
· 江苏基本药物
品种可能更多
· 中药独家品种企业受益最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1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期待了4个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工作昨启动
307个基本药物纳入报销目录
  让业界等待了4个多月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终于露出真面目。昨天,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实施电视电话会议,会上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三个文件。这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

  据悉,本次《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共有307个品种。今年每个省要在30%的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包括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率销售。到2011年,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到2020年,全面实施规范的、覆盖城乡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这对患者来讲将大幅减少医疗支出;而拥有目录里的药品的药企,尤其是拥有独家产品的中药企业将带来巨大的利好。

  [ 基本药物具备4大功能 ]

  文件称,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体系相衔接。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药监局局长邵明立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在1977年为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基本医疗、基本目录的提法,现在已经有170多个国家推行了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基本药物,它具备四个功能:临床必须,少了它,就治不了病了;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邵明立称,1982年1月,中国第一部药品目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以(82)卫药准字第1号文件正式下发,此后我国还公布过多版目录,但这些仅仅是目录,在临床的使用比例很低,影响非常小,和临床使用、医疗保险等都没有衔接。

  [ 基层卫生机构版目录公布 ]

  2009年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和其他医疗机构配备使用两个部分。昨天先期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包括化药、中成药共307个药品品种。按照规定,这些基本药物将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具体办法按医疗保障有关规定执行。

  卫生部表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这些机构将从9月21日起开始逐步实施该目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其他部分)》是目录基层部分的扩展,将配合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尽快制定出台。

  昨天公布的基层部分用药目录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有205个品种,阿莫西林、庆大霉素、抗结核药异烟肼、抗高血压药卡托普利等临床常用药被列入其中。中成药主要依据功能分类,共102个品种,包括安宫牛黄丸、板蓝根颗粒、清开灵颗粒等。

  [ 非治疗首选药品不得列入 ]

  文件详细阐述了不得被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范围的6种药品,分别是:含有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主要用于滋补保健作用,易滥用的;非临床治疗首选的;因严重不良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明确规定暂停生产、销售或使用的;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或不符合伦理要求的;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情况。

  为遴选基本药物,卫生部组织建立了国家基本药物专家库,专家库主要由医学、药学、药物经济学、医疗保险管理、卫生管理和价格管理等方面专家组成,负责国家基本药物的咨询和评审工作。

  [ 基本药物目录3年调一次 ]

  文件指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3年调整一次。必要时,经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核同意,可适时组织调整。

  调整的品种和数量是根据以下因素而确定的:我国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变化;我国疾病谱变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情况监测和评估;已上市药品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评价;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情况。

  另据了解,按照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品种,将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调出:药品标准被取消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撤销其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根据药物经济学评价,可被风险效益比或成本效益比更优的品种所替代的;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认为应当调出的其他情形。

  卫生部表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调整将坚持科学、公正、公开、透明。建立健全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评价标准和工作机制,科学合理地制定目录。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监督。

  ■专家观点

  开了一个好头,还需强有力约束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卫生部政策与管理研究专家委员李玲表示,推进这一制度旨在降低费用,是保证老百姓有药可用,用得起药,能合理用药的手段。以前我国从来没有提出过基本药物制度这一说法,此次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李玲分析认为,新制度有三大亮点:首次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以国家的信誉为老百姓举荐药物;该制度是一个综合配套工程,多个部门联合参与并实施;制度强调了各部位的落实情况,有详细的分工计划,以便制度真真正正落到实处。

  李玲也提醒到,药品的链条太长,涉及生产、流通、使用等诸多环节,牵涉到医院、政府、企业、患者、法律等多个方面。制度的出台仅仅是开了一个好头,还需要有强有力的约束。

  据《京华时报》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