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生活苏州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顾氏后人盼建“过云楼陈列馆”
· 操作不慎,手指被绞断
· 三溴化硼居民区泄漏
· 黑车司机遭遇“黑吃黑”
· 实物金销量翻倍
纸黄金遇冷
· 不法分子盗用别人QQ号行骗
· 工业盐当作食盐卖
· 色情网站用虚拟货币交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14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顾氏后人盼建“过云楼陈列馆”
有人对“江南第一藏书楼”说法存异议
  “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这句曾在苏州广为流传的话,说的是人民路与干将路交界处的市文保单位过云楼。过云楼,苏州著名的私家藏画藏书楼,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如今,过云楼已经为苏州市地下管线管理所办公使用,昔日珍藏的书画、古籍善本也已分散在北京、上海等地博物馆内,过云楼也只剩了一座古建筑。过云楼主人的后人、有“江南最后一个名士”之称的顾笃璜先生多年来一直在为保护和恢复过云楼而奔波,为的是不让这收藏甲江南的过云楼,成为尘封的记忆和历史。

  过云楼所藏古籍曾拍卖出2310万天价

  过云楼因收藏书画极为丰富,在国内外有很大的影响。在苏州,过云楼藏画几乎路人皆知,但却对家藏善本书籍秘而不宣,这条家规让顾氏藏书大部分得以流传至今。最有趣的是,民国时期,顾氏后人顾鹤逸的朋友傅增湘先生到过云楼借阅藏书,顾鹤逸碍于情面,同意其在楼内观书,但提出了一个十分苛刻的条件:看书时不能带纸砚抄写。于是傅氏每天阅读多本书,回来后记录下书名,并写成《顾鹤逸藏书目》,发表在《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上,这才使过云楼藏书大白于天下。民间还有种说法,过云楼里面还有一个不为外人知晓的密室,顾家的古籍善本就是放在这个密室里的。

  在2005年春季嘉德全国古籍善本拍卖会上,过云楼所藏近五百册流传有序、保存完好的珍贵古籍,包括四十册流传八百年罕见的海内孤本宋刻《锦绣万花谷》,以2310万元的价格被一神秘买家整体买下,苏州图书馆也曾想使该批古籍重返苏州,可最后由于经费难以筹集,只能忍痛放弃。

  收藏珍品连家人都难以得见

  “在顾家,书的待遇肯定是超过人的。”顾笃璜介绍,他1928年出生以后,过云楼已经变成住宅,其藏书分别放在了顾家西津别墅、朱家园的洋房楼上,顾家建的这两座洋房都不住人,可以说专为藏书而设。

  他说,珍藏的书画每拿出一次,暴露在空气中会氧化,书画有损耗,所以,在顾家,书画珍品并不是随便什么人爱怎么看就怎么看,只拿给值得看的人欣赏。欣赏书画还有很多严格的规矩,如抽香烟的要马上掐灭。外人要观赏过云楼珍藏的书画,要通过相关的关系介绍,真正懂行的,主人会给来人看好东西,如果是附庸风雅的,也会给他看,但不会是珍品。

  顾笃璜说自己小时候轮不到看过云楼珍藏的书画,只有等有人来看画时,他才有机会在旁边观看。

  顾笃璜呼吁建“过云楼陈列馆”

  过云楼主人顾文彬是清朝著名的大收藏家,顾氏家族在苏州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紧邻观前的精致园林——怡园便是顾文彬一手建成的。解放后,顾氏将大部分过云楼藏品连同精心构筑的怡园都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顾笃璜强调,过云楼的真正价值不在这一古建筑本身,而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介绍,干将路指挥部曾与平江区文化馆联手,并经苏州编委批准,决定成立过云楼艺术陈列馆,并已商得过云楼顾氏后人顾笃璜同志同意,出任馆长,并将其所藏有关过云楼的文献资料等无偿提供公开陈列。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陈列馆空有一纸批文,筹建工作完全停顿。

  对此,苏州市文广局文物处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建“过云楼陈列馆”目前的可行性不大。首先从过云楼虽然在当年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但是称其为“江南第一藏书楼”未免有些言过其实,常熟古里的“铁琴铜剑”是目前苏州最大的藏书楼,宁波的“天一阁”更是名震海内外的藏书楼。其次,过云楼现在产权已归国家所有。如果过云楼仍为私人住宅,则可以由其主人决定使用功能。第三,在解放前苏州没有公共图书馆,因此私人藏书盛行。随着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推进,私人藏书已逐渐淡去,市区原有十多家较有名气的藏书楼现均已不再作为藏书楼使用,“过云楼陈列馆”的使用价值也有待探索。王玲玲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