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新股不败”神话继续上演
· 三类公司受益财政部新规
· ■新股动态
· 光大银行上半年净赚34亿
· 恒大再启香港上市
融资目标百亿港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1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新股不败”神话继续上演
7月网上打新股年化收益率达39%
  发行制度改革所产生的大资金挤出效应,使得新股网上中签率再度高企,加之二级市场的大力追捧,改革后的新股申购收益情况没有让“打新族”失望。据统计,IPO重启首月的新股累计申购收益率达到2.77%,较改革前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若以复利计算,此申购收益的年化水平更是达到惊人的38.74%。

  自从上月10日桂林三金与万马电缆率先上市以来,一个月期间已有5只新股陆续登陆二级市场。据统计,以首日成交均价计算,5只新股网上的平均申购收益为0.55%,累计申购收益达到2.77%。而在2008年9月,也就是IPO暂停前的最后一个月,新股的网上累计申购收益仅为0.18%,两者呈现数量级上的差异。

  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与去年9月相比,目前的市场环境已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虽然市场化的询价制度让新股的发行市盈率较以往大幅抬高,但实践表明,改革后的新股上市首日仍然得到市场的极力追捧。5只新股的平均首日涨幅达到111%,较改革前不降反升。

  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在新的发行制度对大资金的网上申购进行限制后,新股的网上中签率得以大幅提升。据申万研究所数据显示,虽然沪深两市平均参与网上申购的账户数成倍增长,但由于网上申购上限的制约,改革后新股网上中签率仍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升,沪深两市2008年平均网上中签率分别为0.47%和0.08%,而2009年已提高至1.1%和0.19%。

  上述两方面因素的叠加无疑令新股的申购收益大为改观,若以复利计算,7月“打新”的年化收益率达到惊人的38.74%。

  申万分析师林瑾也在此前的报告中作出估算:若以7月份的IPO市场的申购收益作为参考值,即深市平均单个申购收益0.181%,并以比较中性的年发70家的发行节奏测算,那么IPO市场的网上年累计申购收益变得比较可观——12.67%。如果再考虑沪市大盘股的发行,并保守预期平均申购收益低于0.5%,年发行少于10家,则网上的年累计收益将超过15%。当然IPO市场的实际收益还将取决于融资规模、发行节奏和二级市场系统性风险等多种因素。

  IPO大门重启之后,“打新股”再度成为投资者一个绝佳的低风险投资方式。虽然2.77%的月度“打新”收益在市场疯狂时期不具有太大的吸引力,但其风险较低的特性也为该品种加码不少,尤其是最近两市大盘持续宽幅震荡,二级市场风险陡然显现,这或许将成为部分投资者的短期避险品种。

  快报记者 潘圣韬

  ■记者观察

  盲目炒新需承担巨大风险

  久其软件和神开股份今日在深交所挂牌,炒新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专业人士提醒投资者,由于新股的估值一般高于同行业内的其他上市公司,建议投资者在投资新股时需要分析各公司的基本面和目前股价的匹配性,谨慎投资。

  新股上市首日的炒作一直颇为盛行,然而盲目炒新股蕴含巨大风险。在股价暴涨现象的迷惑下,投资者不仅容易忽视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情况和专业机构的估值分析意见,也不关注上市公司和交易所的风险提示和临时停牌公告,盲目跟风炒作,结果高位被套,损失惨重。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将使发行定价与二级市场价格进一步接轨,如果在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较大的情况下买入股票,需要承担较大的价格回落造成亏损的风险。

  以新股发行制度后首只上市的新股之一万马电缆为例,其目前股价的总体估值不具有优势,市盈率和市净率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据平安证券发表近日发表的万马电缆投资价值分析报告称,万马电缆2008年EPS为0.37元,预计2009年EPS为0.49元,按照行业平均水平39.4倍和30.3倍折算,对应的股价分别为14.58元-14.87元。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万马电缆截至8月6日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73.24倍和10.54倍,均处于较高水平。同行业上市公司中,中天科技与南洋股份的市盈率分别为47.51倍及31.23倍,市净率分别为3.13倍及5.49倍。

  快报记者 王丽娜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