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民趣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机灵“小徒弟”
在比赛中学会煮奶茶
· 乡村美食大赛
花哨的不吃香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10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乡村美食大赛花哨的不吃香
  地锅、土鸡汤、南瓜饭……日前,2009年南京乡村旅游美食大赛在江宁落下帷幕,来自南京各区县的70多名农家菜大厨各显神通。

  和以往的美食大食不同的是:这场比赛要的就是个“土”字。最终的评选结果出来后,越土的菜,越能得到“挑剔”的评委青睐;那些雕龙刻凤,或者选料太精细的,一概遭到无情的淘汰。

  140多道,评委吃了六七小时

  前天的美食大赛,对评委来说,也实在是一次味蕾挑战。

  70多名厨师,共有140多道菜参赛。从上午九点钟,五位评委就坐下来,开始一道道品评。为了保证端到评委面前的菜,是刚出锅时的最佳口味,厨师分成17个小组,依次在后场现场制作,香的臭的,酸的甜的,咸的辣的……一直吃到下午四点左右,才把所有的菜全都尝遍了。

  一连吃了六七个小时,舌头会不会麻木了?记者发现,每道菜上来,评委们最多拈一点点,或者沾点汤汁吮一下,有时候根本不吃,只用筷子戳两下,翻一翻。这样就能品评出美食的高下?

  “这个童子鸡,小归小,可是你看看它的色泽,再尝尝汁的味道,就知道压根不是散养土鸡,这是外地运过来的圈养鸡,原料选择就不好,花再多心思去调味也没用。”担任评委的金陵饭店副总裁花惠生介绍,评判是从原料质感、菜品色泽、菜品口味、菜品形状,以及配器、卫生效果等几方面综合评判。他指着一道刚端上来的豆腐丸,“像这个,戳一下就知道太老了;还有这道荷叶蒸肉饼,外表很干,估计是昨晚蒸好了,今天到现场加热一下就上菜了,当然过不了关。”

  最土的地锅小杂鱼夺得冠军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出金银铜奖各10名。记者发现,“站”在领奖台上的这些菜肴都很质朴。摆盘花哨的,一个都没入选。有一道全场看起来最壮观的菜,南瓜雕出来的龙高达好几十厘米,盘子中间摆着烧汁鳗鱼,还点缀着三文鱼籽。这道菜却遭到了评委一致的否决,得分很低。“这根本就不是农家菜,市民谁要大老远跑到农村去吃这种菜?”

  在所有参赛作品中得分排在第一名的,是江宁一家饭店的地锅小杂鱼。听起来这么普通的菜式凭什么能夺得第一。评委给出的答案是“它够土,充满了乡土气息”。颁奖结束后,记者过去一看,果然与平常在饭店吃到的地锅不同,鱼很小,每条都只有两寸左右;贴在锅边的馍却很厚实,像农家蒸的土面馒头,但贴在锅边的一面焦黄香脆。“小杂鱼是我们自己养的,现捞现烧现吃,连里面用的青椒、葱都是自家种的菜地里现摘的,馍是土面,要是用大锅烤出来的更香呢。你们尝尝。”大厨的一番话勾出了大家的馋虫,大家很快将锅边贴的馍一抢而空,掰开来,面一点也不好看,不像平时吃的包子馒头那么白,但吃起来很香。

  溧水一家农庄的黑莓饭扣南瓜,也赢得评委们的好评,获得金奖。参赛的南瓜菜式比比皆是,可这一道,巧妙利用了溧水当地特产的黑莓榨汁,拌上上好的糯米,再放入挖空的南瓜盅里蒸熟,酸甜可口,营养也丰富。

  旅游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此次大赛评选出来的10道金牌菜,今后还将在市区一些高星级餐饮企业里,作为南京的本土特色菜加以推广。

  通讯员 童莉

  快报记者 孙兰兰

  140多道美食来参赛

  黑莓饭扣南瓜

  这样的菜太花哨,反而得不到评委们的青睐

  通讯员 雷琛烨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