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结婚不成 女子热油泼向熟睡情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2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65岁的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原山西宁武县文联主席王树森,今年非常郁闷。王树森的郁闷,不是作为作家写不出好的作品,而是他坚持的写作方向和路子,在市场面前很落伍、很落魄。

  30多年创作的作品,被他仔细收集整理成800多万字的三册大系,推销时饱尝酸甜苦辣。让人难过的是,他的结发妻子身患癌症,生命以秒计算;让人感动的是,在照料妻子的同时,他又写出了三部长篇小说。

  因为精力和财力的不足,王树森以商养文惨淡经营的小卖部,如今也面临关门……面对窘境,倔强的王树森咬着牙说:“只要还活着,我要一直写下去。”

  扎根基层潜心创作三十余年

  6月底的一天,濛濛细雨中,记者驱车来到山西省宁武县。几经周折,在县城西边的半山腰上,见到了等候在马路边的王树森。原本魁梧的身材,如今略显佝偻,憔悴的脸庞写满沧桑。经过蜿蜒曲折的数条街巷,记者走进了他家不足60平方米的低矮小院。

  破烂的水桶里栽着玻璃翠、牵牛花和小葱,玻璃翠顽强地开着几朵深红色的小花。拥挤的客厅里摆放着沙发、衣柜和一张单人床。

  里屋炕上,躺着一位骨瘦如柴的女人。王树森介绍说:“这是我妻子,王巧云,去年7月患了癌,在太原、上海等地看了好几次,花了十几万元。大夫说只能活三个多月,现在靠药物维持生命……”

  这个家,最显眼的就是从地面通向顶棚的书柜,一台老式电脑和一把椅子夹在书柜中间。在另外两间小屋的纸箱里、书柜上,摆满了用报纸和塑料布包着的书籍,布满蜘蛛网和灰尘。难道这就是国家一级作家、原县文联主席的家?

  在陋室客厅,王树森向记者谈起了他的情况。

  1945年,王树森出生在塞上古城宁武关王家巷。15岁那年,他考入五寨师范。师范毕业后,他留校当了音乐教师。1967年被忻县文工团录取,当了编导和手风琴演奏员。1973年调到宁武县文教办公室任文化干事。这一差事,对于酷爱文学艺术的王树森来说,算得上如鱼得水。他经常深入农村、厂矿、学校采风,编创了一大批文艺节目,组织群众开展文艺活动。1975年,他写出了反映农民热爱生活、抵制伪科学的寓言《贝尼玛的遭遇》,还写了反映农村干部中的腐败分子危害乡里的短篇小说《最后一顿烧山药》,分别在当时的忻县《春潮》刊物和山西省作协《汾水》刊物上发表。

  处女作变成铅字后,王树森的创作激情一发不可收拾。小说、诗歌、散文、游记、评论、戏曲等作品陆续问世,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作家。在此期间,他相继结识了马烽、西戎、胡正、成一、韩石山、杨茂林等作家,陆续有《兵变》、《特等民兵英雄张初元》、《血溅中山陵》、《傅作义将军》、《隋杨泪》、《百团大战》和《阎锡山这个人》、《百年归程》、《话说宁武》等作品在国家、省、市级文学刊物发表或出版社出版。1983年3月,他被任命为县委办副主任兼党史办、县志办主任、主编。

  在编写县志的过程中,为了及时抢救活资料,王树森和他的同行们一起对县档案馆有关资料进行查阅、抄录,并对全县的古迹进行地毯式考察。1986年,100多万字的宁武第一部史志《宁武县志》出版发行。2001年,他被评为国家一级作家。

  抵押房产贷款3万元出书卖书

  但是,让王树森寒心的是,凝聚着他30多年心血的十余部作品和多达1700多页的作品大系,推销时却到处遇冷。

  他说,对一个作家来讲,作品就是他的孩子。要把孩子养大,让他长大成人,把书出版发行,变成社会精神财富,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他说,这些作品的编辑出版过程中,他先后得到了许多著名作家和企业家的支持和帮助,令他终生难忘。但巨额的出版费用,仅靠他退休后的2000多元工资远远不够。

  为了出书,王树森决定放弃斯文,以商养文;为了出书,家里不足6平方米的小卖部难以为继;为了出书,妻子拿出房产证抵押贷款3万余元……

  终于,他的著作得以付梓出版。

  望着倾注了他毕生心血的著作,王树森没有多少喜悦。看到躺在炕上与自己相濡以沫40多年的患病妻子,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他背着已病入膏肓的妻子大哭了一场。

  卖书难,王树森有着“半年经历60年”的体会。谈起上门卖书,他说,“我以前出版的两部报告文学,是写现实的单位,现实的人物,宣传人家,人家当然乐意买。而《隋杨泪》等书,写的是古人故事,与现实距离比较遥远,谁乐意买呢?对咱文人来讲,卖书毕竟是一件求人的、不体面的事情。但我已骑虎难下,除了卖书还债,别无他法。”

  对此,王树森自我解嘲:无非就是面子上下不来,怕人耻笑“作家亲自卖书”,这又有什么不好意思呢?“当年我当演员,人家总说‘王八戏子吹鼓手’,是低人三等的行当,我不是凭着自己的热爱,硬走过来了吗?”

  靠着“脸皮要厚一点”、“把脸皮扯掉就不会感觉羞愧”等支撑,王树森骑着被儿子淘汰下来的旧摩托车,带着一包包书,走机关串企业,向人家求情说:“照顾一下吧!买几本书吧!”“帮帮忙,照顾几本吧!”每天重复着不知说了多少遍的好话。一次,在推销书的路上,他被一辆大车逼到马路边,人仰车翻,导致锁骨骨折,万幸的是,捡回了一条性命。后来,为了安全,他干脆骑着自行车出去卖书。

  他说,世界上还是好人多,朋友们总会在你需要时助你一臂之力。有的说:“你能出一本书,单位少吃一顿饭,少喝一点酒,少抽两包烟什么都有了,应该买。”还有的说:“出书是好事,咱宁武有这样的人才,咱还能不帮一点忙?”

  靠着诚恳,王树森的售书之门很快打开。只要人家愿意购买,买多买少他都不嫌,哪怕就买一本,他也要千恩万谢,施之以礼。县内各单位都走过后,他又辗转搭乘公共汽车前往异地他乡,寻找往日的同学、学生、朋友,以及老乡中在外地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同志,向他们求情推销。当时正值隆冬季节,寒风刺骨,王树森顶风冒雪,走街串巷寻找买主,一次找不到,就三次五次登门。

  “碰钉子的事?我早见惯了,经常发生。等上半天,人家不见你的面,即使见面,也以无法开支拒绝。有的说,要你这样的书,又不能给我们增加什么收入,为什么要买?有人甚至直截了当地说,与其买你的书,还不如给我的职工多发几个补助呢!”

  讽刺归讽刺,嘲弄归嘲弄,为了卖书,“此处不通,我就厚着脸皮再求他人。”

  就这样,王树森坚持“东方不亮西方亮”、“张家不接李家纳”的信念,跑遍了神池、五寨、河曲、保德、偏关、朔州、代县、静乐、忻州等地,饱尝了酸甜苦辣,习惯了人们的冷嘲热讽,忍饥挨饿更是家常便饭。

  坚持不懈,卖了书继续写下去

  记者采访时,正碰上王树森的儿子们回来照料母亲。

  听父亲谈完出书、卖书的艰难,儿子说:“从我爸的身上,能看出当代文人的悲哀。”王树森说,像我们这些基层作家,特别是退休以后的作家写出的作品,销售十分艰难。“可以说,我是山西最早进入市场的作家之一,深知市场的残酷。”

  如今摆在王树森面前的,一边是身患绝症,朝不保夕的妻子;一边是堆在炕上、柜顶的成捆作品和每天都在长利息的万余元贷款。这些难题,让这位年近七旬的作家深感沉重。

  不过,经历了纯文学创作的尴尬,如今的王树森脑子开始“活络”了,那就是让自己的作品走市场,挖掘历史题材,什么好销写什么。他告诉记者:“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我一边照料妻子,一边写出了200多万字的《血战二十三夜》、《青帮三大亨》和《一个国民党中将的沉浮史》三部长篇。等把已经出了的书卖完后,我要再写下去,再出版……”说这番话时,王树森很执着、很坚定。

  临走时,记者想问他,“您这样改变自己的写作方式,会不会走向庸俗的娱乐化?或者说,会不会让您的纯文学作品布满金钱色彩?您有没有尝试过请有庞大销售渠道的单位和个人来帮助销售?甚至,您有没有想过卖掉版权,改善目前的艰难生活?”

  但是,面对这个倔强的作家,记者张了张嘴,始终没有把这些略显庸俗的问题说出口。

  是的,对一个扎根基层的作家来说,“坚持或改变,这是个问题。”据《三晋都市报》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