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恐惧高额医药费 他弃病妻逃跑
· “绝活儿”警官:数字里“看”出疑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22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绝活儿”警官:数字里“看”出疑犯
  办公室里,烟灰缸中堆起了高高的烟蒂。他对着电脑,密密麻麻的电话号码在他面前码开,他一遍又一遍审视、比较,突然,他豁然开朗。

  一桩砸车玻璃系列盗窃案件顺利告破。在办案人员兴高采烈欢庆胜利的时候,办公室里,他开始研究下一组电话号码。

  他,就是本文主人公,大连市公安局西岗分局刑侦大队情报中队代理中队长赵海军。

  他的绝活很特别

  1984年,赵海军从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一毕业,就进了大连市公安局西岗分局。熟悉赵海军的人都说,这个人干起活来一根筋,进入“痴”的状态。赵海军的绝活儿就是从数不清的电话号码里查找犯罪嫌疑人线索,提供给办案人员,办案人员按图索骥,一抓一个准儿。20多年来,他负责侦破的案件有2000多起,协助侦破的案件有近80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00多人。

  赵海军迷上电话号码破案始于1995年。

  1995年7月,西岗分局接到报案,报案人说,他的“大哥大”当月话费竟然高达36万元,局里让赵海军负责这个案子。赵海军跑了一个多月,多方请教专家,赵海军最终确定盗用那个“大哥大”号码的是一个广东人。这个案子属于典型的异地盗号,在当时条件下,抓回犯罪嫌疑人基本无望。

  “别用这个号了,免得损失更大!”赵海军苦笑,只能给报案人这样一个无奈的答复。

  从那时起,赵海军盯上了各种各样的电话号码。他收集了不少和信息研判有关的书籍,一本一本地读,遇到不懂的就向内行人请教。赵海军常常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天,手上拿着烟,盯着密密麻麻的电话单子出神,有时烟头烧着手,才一激灵回过神来。

  看时间长了,那些电话号码在赵海军眼前变活了,能说话了,他从中读出来的线索就多了起来。

  电话单子破大案

  1998年8月,西岗区接连发生70余起撬防盗门入室盗窃案件,涉案金额达200多万元。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这伙大盗作案手段高明,几乎不留痕迹。赵海军仔细翻阅被害人丢失财物清单,发现3起案子有3部手机被盗,心里有数了。他查询一下,得知其中一部被盗手机曾在案发现场附近打了两个公用电话。他从这两个号码入手,调出通话单子,一头扎进办公室,开始了独特的侦查。

  厚厚的电话单子,赵海军和它们耗上了。一串串号码在他眼前“走”过,一个个被排除,三天三夜,突然揪住一个号码,号码的主人是李某。一直等消息的大队长听说李某在案发现场出现过,一拍大腿:“肯定是他!”

  李某是大连有名的惯偷,劣迹斑斑,多次被警方打击。专案组找到李某,李某自知罪孽深重,如实交待伙同狱友在大连撬防盗门入室盗窃,同伙竟达20多人。警方雷霆出击,抓住13人,一举破了300多起案子。

  侦破这桩公案,西岗分局受到大连市政府、市公安局通令嘉奖,刑警大队荣记集体二等功,赵海军荣立三等功。

  奇妙的第六感觉

  看话单,分析信息,这个活儿枯燥得很,一般人看一眼就腻味了,可赵海军乐此不疲。

  “运用信息破案,关键是找到某种关联,时间与时间、地域与地域、人与人,都有关联。找到这种关联,离破案就不远了。当然这需要技巧、积累,比如地理环境等,都要储存在大脑里,同时还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赵海军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年,西岗区发生一系列盗窃出租车牌子、计价器敲诈案件,作案人挺狂,留下电话,让受害人打电话拿钱赎自己的东西。有人自认倒霉,花钱免灾,给作案人汇款,有人气不过,愤而报案。

  赵海军看了作案人留下的手机号,是黑龙江的,调出通话单子,认真琢磨。单子上显示的大都是从大连地区打进来的电话,看来不少受害人给作案人“进过贡”。有几个是作案人打给南关岭的几个固定电话。这个黑龙江人为什么往南关岭打电话?只有一种可能,他想在那里租房子!这个大胆推断令赵海军兴奋不已,他拿起电话,拨通其中一个号码,电话通了,另一边是个男人接听的。“你的房子租不租?”赵海军假装是租房子的,对方说房子刚刚租出去。

  赵海军和侦查员赶到南关岭,找到出租房屋那家,敲开门,只有女主人在家。“你家房子租给谁了?”“没有啊,谁也没租。”赵海军想可能女主人不知道房子已经租出去了,就让她把当家人找回来。不一会儿男主人回来了,双方说清缘由,那夫妻惊出一身冷汗,连忙领赵海军去自家出租的房子。

  到了出租房,打开锁,进屋一看,屋里没人。赵海军发现桌子上有一部手机,正是作案人使用的号码。他们在附近守了一天,等作案人回到住处,正好瓮中捉鳖。

  “我的第六感觉很好,看到作案人给大连本地打固定电话,立刻反应到他有可能要在大连租房子。结果真抓住了犯罪嫌疑人!”

  信息平台显奇效

  2006年,西岗分局成立了刑警大队情报中队,局里点将点到赵海军,他就成了情报中队的带头人。搞情报信息,赵海军不是科班出身,以前分析电话号码破案,凭的是个人兴趣。一旦干上专业,一切都得像模像样,中规中矩。一根筋的赵海军一门心思琢磨工作,首先规划构建西岗分局刑侦工作信息化的新格局、新框架,然后一砖一瓦搭建心目中的情报信息大厦。

  在分局支持下,赵海军建立了西岗分局刑侦数据库,又联系软件公司对数据进行梳理,建立了刑警大队综合查询系统。在这基础上,赵海军自主研发出“西岗刑侦综合信息平台”,方便查询,轻轻点击,网页上分门别类,有要案追踪、综合查询、协查通报等栏目,囊括了整个刑侦业务。

  信息平台搭建起来了,这玩意有没有用?不少人看赵海军忙活,感到不以为然。赵海军不紧不慢地说:着啥急,到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2007年2月2日,长春路260号发生特大入室抢劫案,一名女子被歹徒持刀抢走人民币5万余元及手表等大量物品,这个案子影响很大。分局让赵海军负责这起案件的信息研判,尽快提供有价值的线索。被害人是一家歌厅服务员,接触各类人不计其数,赵海军围绕被害人的相关信息作分析,竟然毫无头绪。一连几天,他都彷徨在数万条信息中,仿佛陷进泥淖,不能自拔。

  压力自不必说,赵海军知道,这不光是对个人的考验,也是对刚刚成立的情报中队的检验。如果破不了案,以往的工作等于无用功。赵海军坐在电脑前,一遍又一遍分析数据,眼珠子生疼,抽烟抽得嘴都麻木了,终于确定3名重点嫌疑人。他又进一步剥茧抽丝,层层剥离,结合其他信息作综合分析判断,“就是他们干的”!

  案子破了。

  同年5月,赵海军运用情报信息导侦系统,从乱麻套子一般的线索中发现一个疑点,揪出一个杀人逃犯张某。此人1994年冬天在民乐街杀人潜逃,改名换姓,在青岛结婚生子,过上太平日子,但还是没逃过赵海军的“算计”。

  如今,赵海军的办公室车马炮齐备,全是先进的家伙,情报系统持续升级,资料库里储存了十几亿条信息。在大连有影响的案件,诸如“8·08”系列入室盗窃案、“2·02”特大入室抢劫案、“11·05”雇凶杀人案、“7·09”雇凶伤害政协委员案等等,情报中队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仅从2006年至今,赵海军运用信息平台就抓获165名逃犯。据《辽宁法制报》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