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时评/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谁主宰了我们的“被生活”?
· 拒绝落后生产力,不要带血GDP
· 高考时,爸爸请她吃了一碗青菜面
· 贫困县为何会被逼着“花6亿媚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20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贫困县为何会被逼着“花6亿媚商”
  ■热点纵论

  安徽霍邱县县政府日前作出决定,用6亿元财政收入奖励民企安徽大昌矿业集团。后者将在当地上马年产100万吨球墨铸造项目,该项目需投资20多亿元,建成后年产值66.7亿元、税收5.89亿元。据悉,霍邱县2008年财政收入仅为7.05亿。(7月19日《京华时报》)

  花6亿财政收入重奖投资商,这在全国都极其罕见。网友的普遍看法是:砸锅卖铁花纳税人的钱媚商,霍邱县是不是疯了?

  霍邱县并没有疯,该县县委书记权俊良说“要举县而为,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足以说明他们对该项目已经有了明确的“战略决策”与“运行步骤”;而重奖民企6亿元,得到霍邱县人大常委会的批准,更说明他们对该项目不可能没有过理智的权衡与审核。

  他们为什么要逆公众感受而为?只能说,霍邱县对这个项目太在乎了,所以不惜血本。网友可能要说:发展经济不是坏事,完全可以和这家矿业公司共同出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呀。

  质疑者忘了霍邱县还是“国家级贫困县”,这个县情决定霍邱县除了缺资金,还缺人才与技术,无力独自进行矿石的深度开发。

  这个县情也决定了霍邱县在与这家矿业公司的谈判中,没有更多的筹码,矿业公司在霍邱县得不到他们想要的“好处”,他们可以转战到别的地方,而霍邱县过了这个村,很可能就没有这个店了。

  当下,地方与地方之间的招商投资竞争日益激烈,不少地方为了吸引投资商,纷纷给投资商子女中高考加分、配备警车,甚至给予“法律豁免权”。明白这一点,也就会明白:处于谈判被动位置的霍邱县为了留住这家“安徽百强民企”,为什么不惜“超常规”运作了。

  6亿元重奖投资商,确实显得“不凡”,但在荒唐的背后,我看到贫困地区发展经济面临的深深的无奈:为了摆脱贫困帽子,他们有着强烈的发展冲动,但通过正常的途径,他们很难寻求到资金、技术、人才,最后只能剑走偏锋。

  左右为难,前后无援,这是贫困地区普遍的发展困境。而要贫困地区既循法律与制度的常规,又迅速突破这个困境,显然超出了贫困地区的能力范围。

  具体到霍邱,既然该县有丰富的矿石资源,其上级部门为什么不给予政策上、项目上的更多扶持,帮助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向矿石要财富,以规避“6亿元重奖投资商”这种过于依赖别人的发展模式?无视这一点,对霍邱的批评未免流于苛责,也放过了更深层的问题。(修仰峰)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