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民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碑亭巷发现南唐李昪的德明宫
· 江宁城镇职工医保
住院起付标准降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18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碑亭巷发现南唐李昪的德明宫
  公元937年,吴国权臣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废黜吴帝杨溥,从德明宫搬到金陵府衙,自己在南京称了帝。第二年,徐知诰改姓名为李昪,改国号为唐。于是,在乱世之中,以继承唐祚为己任、求天下一统的南唐国走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

  千年以后,南唐早已成了历史,只是,南唐的皇宫在哪?当年,李昪当皇帝前的住所是什么样子?近日,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在南京市第九中学的南边发现了南唐旧宫的古井,以及精美的太湖石,这些文物又让人们情不自禁联想起南唐旧宫:德明宫。

  碑亭巷发现两口古井和假山石群

  考古工地位于南京市第九中学向南10米处,工地四周都是围挡,留了一个门进出。记者昨天上午来到这里,呈现在眼前的是工地上挖出的两个2.5米~3米深左右的大探坑。探坑并不规则,深浅不一,有些地方还有不少积水,一根蓝色的水管从探坑内往外抽水。探坑里也挖出了一个个小灰坑,北面探坑中央,一个青砖围砌的井口很显眼,青砖垒砌,直径1.2米左右,砌法是三顺一丁,非常讲究,井内还有泉水,快到井口了。记者发现,青砖比现代的砖头略薄。“那边还有一口,不过破坏得比较厉害。”顺着考古人员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在第一口井南面约5米的地方,果然还有一口古井,遗憾的是井壁只剩下半边了。

  就在两口古井的南面,记者看到探坑里挖出很多块石头,东一块西一块凌乱地分布着,用手摸了其中的一块,发现它白中透着黄色,虽然在泥土中沉睡了这么多年,但光泽依旧鲜艳。据介绍,这些可不是普通的石块,而是假山石群,其中有几块上面有窟窿和褶皱纹理,一看就是专门用来造假山的太湖石。

  与江宁织造府仅隔一条巷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大行宫小学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过太湖石假山、染料和清代青花瓷片,红学专家认为,那里是曹雪芹父亲曹寅的江宁织造府。

  这次考古工地就在江宁织造府的西面,和正在建设中的江宁织造府仅隔一条碑亭巷。这会不会也与曹寅有关?会不会是曹家的一部分?南京市博物馆研究员王志高说,当年的大行宫小学发现了太湖石假山后,1991年还被列入了南京市市级保护名录,原因就在于,红学家们认为大行宫小学很可能是江宁织造府的后花园。“这次发现太湖石的地方,离被迁走的大行宫小学只有10来米的距离,我曾经疑惑:这些太湖石假山是否更加能够证明是曹寅家的一部分呢?”但是,王志高很快否定了自己的设想。在南京地下2.5米深已经是南唐的文化层了,细细研究那些假山石,年代不是清代的,有的是南唐的,有的是六朝时期的。老井也不是清代的,是南唐时期的。

  “我认为,实际上,江宁织造府应该在中山东路上的南京市全民健身中心一带。当年的大行宫小学,也就是现在的‘江宁织造府’是清代的江宁织造局。”王志高说。

  找到德明宫,专家建议原地保护

  2002年—2003年,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在大行宫一带曾经发现了不少五代时期的大型建筑基址,但这些基址是什么建筑的呢?王志高心里一直纳闷。

  “这里位于台城中轴线偏西一点,属于台城第三重宫城与第二重宫城之间,而且布满了南唐和六朝的太湖石假山,联想起当年发现的大型建筑基址,这里很可能就是德明宫遗迹。”王志高说,虽然南唐是南京建城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笔,但直到如今,还没有找到与南唐皇宫有关的任何建筑遗迹。这次,总算和南唐的皇宫有点联系了。

  据了解,德明宫是六朝台城中景阳台旧址。史书上记载,南朝陈后主在台城的范围内建造了景阳台,里面有奇异的假山。隋文帝杨坚灭陈后,下令垦平南京城,让老百姓种上庄稼。但事实上,隋文帝只是下令不得使用台城旧址,“建康城邑宫阙在隋文帝杨坚诏令下,可能并未完全‘平荡耕垦’,还有部分残迹可寻。更令人惊叹的是,隋代金陵城极其繁华,竟可比之当时的二京长安、洛阳。”唐朝,很多人想把台城当作皇宫,并就此造反,但都没有成功。

  李昪当皇帝以前在当年台城的遗址上建造了德明宫,据说,德明宫的范围和台城一样大。徐知诰是个节俭的人,他建造德明宫的时候,发现陈后主的假山还能用,于是又跑到总统府(陈后主皇宫假山所在地)搬来了还能用的太湖石作为假山群。当时,徐知诰把德明宫作为迎接吴帝迁都金陵而徙居的天下兵马都统府,都统府规模巨大,屋舍2400间。不过,吴帝并没有听取徐知诰的意见,终究没有迁都南京,也没能住进德明宫。而德明宫成了徐知诰的办公场所。一直到公元937年,徐知诰称帝,他才离开德明宫。

  据了解,此前考古专家一直认为,德明宫位置大约在今长江路总统府南面的东西一线。但苦于缺乏确凿证据,“此次的发现意义重大,找到了德明宫遗迹,文物古迹与文献完全对上号了。”王志高告诉记者。

  据了解,对于德明宫的发现,专家们都非常重视。专家们建议,应尽力在原地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快报记者 胡玉梅 陈英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