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国学大师季羡林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从大师的离去看学术的伤痛
· 季羡林:千万不要长命百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12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从大师的离去看学术的伤痛
  文化老人季羡林先生2009年7月11日逝世,享年98岁。季羡林先生走了,也带走了一段让人唏嘘感慨的历史。他漫长的一生,经历过清末、民国和共和国几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即使在耄耋之年,他仍笔耕不辍,思想常新,保持着良知与清醒,成为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导师。对这个时代来说,相信大多数人看到他逝去的消息时,都会感到他音容宛在。这个可爱的老人形象,在我们心中一定很久都不会磨灭。

  1990年代末,我是在读到《牛棚杂忆》后才对这位有良知的文化老人有了真正的了解,那时季羡林先生年近90岁。这本书虽不到20万字,却是一部浸透了血泪的知识分子心灵史。这是一部苦难之书,他透过对一个时代历史真相的触及,通过对自己炼狱经历的反省与忏悔,让人们更真实地面对这段历史。这也是一部拯救之书,期望能把每一个人从历史的阴影中拯救出来。因为只有真实地面对历史,等待我们的才不会是一个充满了负罪感的未来。他是在为自己忏悔,也是在为一个时代忏悔,这是当代知识分子最为珍贵的一面镜子。

  无论是季羡林先生的学识,还是他的学术品格都感动过一个时代,也为他的晚年迎来了无数的鲜花和头衔。然而,他在盛名中仍保持着一份清醒。2007年,他在新书《病榻杂记》中要求摘掉戴在他头上的“国学大师”、“学术泰斗”和“国宝”三顶帽子,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他说:“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作为学者,这无疑是一份难能可贵的清醒。

  联想起前些日子曝光的辽大陆杰荣、杨伦抄袭案,人大历史系米辰峰对“学术首骗”成崇德的质疑,学术老人的离世,更让我们对这个时代的学术界充满了悲凉之感。与季羡林先生,以及他的师长陈寅恪、朱光潜、叶公超、俞平伯先生相比,今天的学术界丧失的无疑是一种知识分子的精神。

  许多今天的学者,似乎已丧失了对知识和真理的基本尊重。无论大学和研究机构,还是管理学术机构的部门,都把学者追求真理看成了上个世纪的古老观念。一个追求与捍卫真理的学者,在过去会是英雄,在今天则可能成为人们眼中的傻瓜。假如知识不能成为我们获利的工具,它就毫无意义。大家似乎相信“知识就是力量”,但其实关心的是它有没有转变成产品的力量。这也是学阀、学棍、学混丛生的画龙点睛的原因。

  因为对知识只抱着工具主义的态度,知识分子也成了小技术官僚的代名词。他们迫不及待炮制一些毫无学术发现的论文,因为晋级也好薪水也罢,都与此紧密相关。他们自甘堕落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知识小贩,向各类研究基金和投资机构叫卖他们的研究计划。他们龟缩于公众视野之外,成天奔波于各类研讨会上,讲一些毫无见解的大话、行话。他们按照利益机构的指令和时间表,定时、定量生产着对时代毫无意义的学术观点。他们不是靠思想活着,而是靠不思想活着。

  部分知识分子的堕落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他们不仅丧失了独立的思想能力和对社会事务关心的能力,也丧失了生活的能力,爱的能力,更谈不上对知识和真理的信奉了。知识分子曾被看作是知识的卫士、社会的良心,他们对真相、真理的热爱,曾是他们首要的美德,然而这种美德,在今天的知识分子中竟成了一种稀缺资源。他们浅薄无聊的形象,不仅损害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权威,更贬低了知识和真理在民众心中的影响力和价值。

  季羡林先生走了,希望平庸、自大和墨守成规的学术界,能借此有所反省。如果季先生走了,也带走了20世纪最后的学术精神与学术人格,那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伤痛。

  特约评论员 叶匡政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