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杭州收紧二套房贷是个明确信号
· “别管舆论”背后也许有更大的丑闻
· 如果楼市已恢复到两年前的高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8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别管舆论”背后也许有更大的丑闻
  【中国观察之椿桦专栏】

  重庆考生民族成分造假事件大有成为“正龙拍虎”的趋势。《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日前再次发文要求公开发布造假的31名考生名单,没想到重庆市招办综合处处长李萍的回应却如此语出惊人:“别管他们!”

  李处长这话真可谓意味深长,与逯军先生所说的“替谁说话”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至少都包含着这么两层意思:鄙视监督,蔑视舆论。

  全国舆论汹涌,媒体传递人民的强烈诉求,却受到这般冷漠的对待,李处长也真是牛大了。我在想,如果官员们执意顶住汹涌的民意而决不让步,那么基本可以肯定,此事背后牵涉了太多问题,必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譬如漏洞百出的“周老虎”事件,为什么能挺一年之久,就是因为背后涉及的官员太多,有关部门知错却不敢轻易认错。

  我猜重庆考生民族成分造假事件,也有些类似于“周老虎”事件的情形。一个何川洋被曝光,弄得其父母丢官去职,如果另外二十几人被曝光,指不定会引发当地什么官场地震之类的事情。一个作弊考生的背后,通常都有一些有来头的父母,譬如巫山县招办主任的儿子何川洋、湖南某县公安局政委的女儿“罗彩霞”。而一个作弊考生家长的背后,通常又有一群提供帮助的公职人员。

  譬如民族成分造假,远不是一个有权力的家长可以完成的,其中必须涉及公安、民委、教育等非常多的部门与单位。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发不发布造假名单的决定权想必在更高的层级,一个招生办的官员基本可以说没有多少权限(尽管从法定职责上来说他们有)。也就是说,“别管他们”与“不要他们管”的,应当不只是招生办的官员。

  在权力不受制约的语境下,搬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公开造假信息,似乎显得有些苍白——天下谁人不知,政府拒绝发布公共信息是违法的?但现实中,又有几个官员因为这样的违法而受到追究?如此看来,我们的一些官员还是太缺乏“管”了,或者说,是法律法规管得他们太松了。但舆论终究还是有威力的,他们越拒绝管,公众更应当加强去管。反正大家有的是办法,譬如,通过网络互动等形式,那些不接受监管的事情最终还是藏不住的——重庆被涉及造假的考生,现在就有24名“疑似”名单在网上曝光了。

  (作者系资深时事评论员,有时事评论集《舆论尖刀》问世)

  ■相关评论

  “有案必查”请从这儿开始

  说来也巧,也就在7月6日,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监察部门真正做到“有诉必应、有错必纠、有责必问、有案必查”。重庆招办敢不搭理媒体,但他们也敢对教育部的这个通知置若罔闻吗?有诉必应,现在何止是有诉?它已经演变成了一起严重的公共事件;有错必纠?这岂是错的问题,重庆招办造假已涉嫌违法;有责必问?且不说其前的造假情节,单是现在拒绝公开名单,有关领导就已经有推不掉的责任;有案必查?来吧,就让这“有案必查”从重庆招办开始。

  说到这里,我还想再强调一句,这件事闹得这么大,负有监管责任的当地教育监察部门却始终无动于衷,这已经不仅是一个“不作为”的问题,而更像是一种有意的听之任之。(高立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