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纵论
7月4日,北京大学接到第二例民族造假重庆考生举报。经查证,这位名叫田中的考生报考了北京大学医学部,且正是重庆31名民族造假考生之一。北大随后紧急磋商,可能再次宣布弃录该考生。一所著名高校的重庆招生工作人员对重庆市招办31名违规考生信息不透明表示不满:“总不至于让我们来进行‘名单猜猜猜’吧?”(7月5日《新民晚报》)
幸好还有网友举报,我一直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其他二十几名“改民族”的潜水者,一定会有浮出水面的那一天。而且,这个过程不会太长,重庆市教育部门终有扛不住的那天,他们和舆论的对抗,注定了只能是无用功,最终受损的,只能是高考公信力和政府部门的形象。
遗憾的是,时至今日,重庆市教委仍在玩“躲猫猫”游戏。一周前就传出重庆查出31名考生改民族成分并被取消加分资格的消息,那么,公布名单和“造假途径”可谓举手之劳。缘何时至今日仍无下文,难道要等他们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才公布?这从侧面印证了“知情者”所称“所涉官员不少”的说法,只能加剧公众对此的怀疑。
高考怪事年年有,但今年似乎特别多,而且“扯眼指数”极高。种种迹象表明,如今单靠重庆市教育部门“罚酒三杯”式的查处,似乎难向纵深推进,无法将此事件真相与代价公告天下。窃以为,在今年高招工作尚未全面铺开之时,教育部应紧急成立专案调查机构,全速界入重庆改民族事件的调查,让所有作假者付出代价,让所有以权谋私者受到严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高考造假之风,为历史作一次真实的笔录,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周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