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6版:个人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信笔涂鸦一匹马让亚明相中了他
· 传统到极致,即是突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信笔涂鸦一匹马让亚明相中了他
王飞飞:任何一件艺术精品都是苦心经营的结果
  王飞飞的画室藏身于山西路一栋商务楼的十五层。窗外的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和纸上寂寞的群山江河显得格格不入。记者看到墙上贴着一张“参观接待恕不超过1小时”的告示,王飞飞解释说:“来访的朋友太多了,朋友又带着朋友,不厌其烦,只好将丑话说在前头。”

  钉在墙上的一张画纸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画纸还是半成品,带着水墨肌理。王飞飞说,肌理是变幻无穷的,将改造过的宣纸放在水泥地、毛毯、塑胶、木板或者纤维地毯上,泼洒出来的效果就会不同。每当夜深人静时,他都会面对着这些艺术半成品沉思,因材奏刀,量体裁衣,创作出绝不雷同的作品。他认为,任何一件艺术精品都不可能是随意挥洒的即兴之作,而是苦心经营的结果,“看似不着痕迹,其实殚精竭虑。”

  南京的礼物

  今年4月,春暖花开,南京见证了第三次“陈江会谈”,这是自2008年6月两会商谈恢复以来,两会领导人会谈首次在南京举行。4月26日,南京市委、市政府设宴招待江丙坤一行,席间,市委书记朱善璐代表南京人民赠送给江丙坤一幅国画《春江云暖》,此画正是出自王飞飞之手。题为《春江云暖》,嵌入江丙坤、陈云林的名字,寓意两岸关系迈入一个新阶段。

  四尺对开的画幅,作者先是泼洒出水墨肌理,然后顺势援笔落墨,多层次渲染,全俯视满构图,浩瀚长江隐约于天际,巍峨的钟山占据画面的主体,其间是现代化的都市,再点缀以梅花、桃花,使得画面呈现红色的暖调,整个画面气象万千,将南京的传统与现代尽收笔底,仿佛一首大气磅礴的山川交响曲。

  向台湾赠送礼品是有讲究的。江苏不乏好画家,之所以挑中王飞飞,是因为台湾是个极其重视传统文化的地方,王飞飞“厚古人不薄今人”的创作态度恰好契合了这点,能将中国画特有的魅力发挥到极致。他少时受夏圭、马远的画风影响较深,临摹的不少习作都是马夏风格。中年后转向王蒙、黄公望,犹钟情于“元四家之首”黄公望山水顺其自然、章法严谨、笔势雄伟、险中求稳、结构缜密、虚实相生的风格。

  芥子园新传

  在中国的画坛上,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芥子园画谱》是一部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课本。画谱浅显明了,问世300余年来,风行画坛。许多成名的艺术家,都选择它作为入门读物。

  如今,这本画谱又将出“新传”了。

  据了解,中央电视台近期将会推出“芥子园画谱新传”。这个节目类似书画“百家讲坛”,系统地介绍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初学者足不出户就能观赏受教。整档节目共30集,分人物、山水、花鸟三个大部,其中,人物、花鸟共占15集,山水独占15集。王飞飞主讲“山水”部分。由于工作量大,央视对其跟踪拍摄了近一年,上个星期才完成。该节目融入了音乐、字幕、flash、动画等新兴科技手段,是央视教学片的全新升级。

  “一种文化的传承、保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文化的拥有者学习知识和将知识代代相传的能力。我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中国画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被誉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骄傲,重视通过教育培养出一代代民族文化继承者,使传统的文化永不褪色是很有必要的。国画教学是传播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作为“江苏画派”的嫡系传人,王飞飞觉得传播延续传统文化正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近年来,王飞飞的个人作品巡回展从省内走向省外,国内外一些权威美术机构、博物馆、画廊对他的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赞誉,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收藏了他近百幅佳作,收藏机构包括江苏美术馆、浙江博物馆、广东博物馆、香港会展中心、日本东京三越株式会社美术馆、美国底特律密西根州立博物馆等。近日,他的水墨作品《钟山风雨》获得文化部举办的六十周年大展二等奖,这是江苏参展作品获得的最高奖。

  三十年磨一剑

  王飞飞的画桌上,摆着一只古色古香的小漆篮,装着很多小楷写成的便条,字迹挺拔俊秀,其中一张便条上写着“茶烟待人客,笔墨不当差,烟从水上去,诗自腹中来”,是白石老人的戒烟诗,颇有妙趣。一问,竟出自他父亲之手。老爷子上过私塾,自幼得名师指点,练就一笔钟王体小楷书法,书法名家武中奇、言公达都曾得其指点。老人家虽然已经八十六岁高龄了,仍然不忘时常递些纸条叮嘱儿子注意身体。而母亲出任过省文化厅人事干部,曾受命组建江苏省国画院。父辈与亚明、宋文治等人都有密切的交往,这批画家后来蜚声中国画坛,成为叱咤风云开一代画风的“新金陵画派”创始人。当时,亚明住杨将军巷,宋文治住东箭道,王家在肚带营,彼此靠得很近,步行也就十来分钟。夏天,亚明常常穿着一袭圆领汗衫黑绸长裤,摇着芭蕉扇,趿拉着拖鞋飘然而至。有一次,王飞飞信笔涂鸦画了一匹马,亚明送了八个字:“下笔大胆,可以学画。”从此,他跟笔墨结下不解之缘。

  与亚明的师徒际会一直延续到“文革”,亚公作为江苏绘画界的“黑老大”遭到批斗,父亲因历史问题被打成“五·一六”分子,全家被逐出南京,下放常州农村。亚明临别前赠诗一首:“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那是郑板桥骑着蹇驴在西风残照中辞官归乡的题画诗。那年的王飞飞小学未毕业,带着画夹去了乡下。1976年,一度打散的省国画院恢复工作。王飞飞也已随父母落实政策回到南京,暑假里跟着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学画。次年,江苏省国画院招收了“文革”后的首批10名学员,徐乐乐、胡宁娜、常进、俞慧、石晓……这些名字如今都已进入了当代著名画家的行列,出生于1959年的王飞飞是其中年龄最小的。

  大器晚成的王飞飞,已经沉寂了三十年,面对喧嚣的艺术市场,他以前一直采取回避的态度,因为艺术创作需要静心,但现在他认为该是“走出去”的时候了,跟佳得、保利等拍卖公司的合作正在洽谈之中。“以前觉得自己没到那个境界,不值得人家花大价钱买你的画,但让市场检验检验,终究不是坏事。”北京的个展、大型画册也在紧张筹备中。

  王飞飞和他的画作 快报记者 顾炜 摄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