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房地产市场格局或改写
· 深交所实行
两档停牌制
· 国资委将出三文件规范国有股东行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房地产市场格局或改写
  央企国企

  成抢地主力军

  新一轮抢地热潮已经打响,它源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年初以来火爆的销售形势,也在进一步加剧房地产热的升温。一个颇有意味的现象是,大央企、大国企成为这一轮抢地热潮中的主力军,其中既包括传统的主营地产的国企,如保利、绿地、金融街,以及各地城建集团,也有一些主营业务非地产的大国企高调现身,在今年上半年扎堆进入土地市场。“在十几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化进程中,这种现象从未出现过。”一位全国最大房地产代理企业的高层称。

  国资背景企业纷纷登场

  有媒体统计,短短两个月内,全国爆出10个地王。北京一地,6月的土地出让收入就超过百亿元。而从各地土地招拍挂市场不断刷新的成交纪录可见,“国字头”和“中字头”的企业纷纷登场,成为这轮抢地潮最风光的主角。

  6月30日,中国化工集团下属企业中化方兴以40.6亿元拿下今年北京地王——广渠路15号地。此前数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下属企业成都中泽置业以19.05亿元价格拿下北京奥运乡村九厂地块。两大非主业地产的央企高调进入市场,引来一片惊呼。

  中金公司相关报告将“国资背景企业占多数”作为此轮地王区别于2007年地王的最大标志。“未来更多的拥有信贷和融资优势的国有企业将逐步提升在地产行业的市场份额。”中金公司称。

  记者粗略查寻了上海方方工作室提供的今年以来各地土地成交情况,发现国资背景的企业随处可见。常州交通产业集团、山东省商业集团总公司、大连港集团等分别以子公司投资方式在土地公开招拍挂市场抢滩布局,拿下常州京杭大运河东侧地块、青岛燕儿岛路旧城改造项目地块、大连中山区(2009)-5号地块等,斥资金额分别为31.9亿元、50.8亿元和49.2亿元。一家成都地方企业则透露,国资背景的成都传媒集团也将在产业园区开发方面有大举动作。

  “这些国资背景的企业态度十分明显,首选土地招拍挂市场拿地,如果不易拿到,也考虑通过股权转让方式从开发商手中购买项目。”知情人士称。

  除了非主营地产的国资企业外,传统的大型国资房企势头更加凶猛。近日,保利地产以38.1亿元拿下重庆鸿恩寺地块,加上此前几次高调出击,保利被市场视作最有机会率先超过万科的房地产龙头企业。今年上半年,绿地已经以90.90亿元的商品住宅销售额升至全国第八强,业内分析,如果以此速度扩张,绿地很快将成为中国新晋地王。

  改写未来市场格局?

  国资大举进入房地产市场究竟来自何种背景和动力,又将为未来市场格局带来怎样影响?

  经济学家金岩石认为,去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重要讲话,并提出落实中央政策措施的七项工作,其中第三项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温家宝指出,“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国家此时强调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是个非常明显的信号。“这好比原来房地产业是经济后院的一棵树,现在变成屋里的一根梁。原来自由生长,民营经济有一定话语权和定价权,现在变成国家主导,定价权和话语权当然要向国资倾斜。”金岩石称。

  另一位大型国资企业的成都高层也告诉记者,去年以来,有关方面对国资进入房地产业给予肯定和支持态度。在经济调整周期,决策者日益看到房地产市场对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希望有更多实力国资掌握地产资源,配合决策层更好地执行房地产相关政策和调控意图。

  除了政策导向外,国资在目前经济形势下独特的资金实力为其打败其他对手提供了保障。专家表示,在上一轮房地产泡沫中,传统大型房企在高价拿地后出现资金链紧张的情况,而国资企业则通过相对宽松的信贷政策和强大的自有资金实力成为新一轮房地产牛势的抢滩者,这也将改写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楼市格局。快报记者 于兵兵

  相关风险值得关注

  各大国资纷纷抢占土地市场,那么,这些国资进场的风险又在哪里呢?

  首先是价格风险。大国资以轻松获得的资金轻易开高价拿地,这是否会助推本就高悬的房价收入比?一旦市场有变,这些国资的投资风险又该如何化解?市场对此心存疑虑。

  同样由于大国资的高调助推,目前土地市场单价已经接近2007年最高峰。“市场仍未到达最热,高总价、高单价新地王将被不断刷新。”中金报告称。

  对此,也有市场人士并不如此悲观。他们认为,中国在经历从30%城市人口阶段向70%城市人口阶段大踏步前进,土地作为稀缺资源的价值将持续上升。“只要产品生产得当,未来房价可以支撑住今天的地价成本。”一位分析人士称。

  除了价格风险外,业内担忧的还有开发效率和市场公平问题。“不可否认一些国资企业的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开发效率低。而一旦国资与民企的融资待遇不同,那么对于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来说,也是一个无形的天花板。”专家提醒。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