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生活无锡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3800万元“造”出“明清一条街”
· 演习消防
· 江阴“6711”方案保河道整洁
· 环保部门当起“老娘舅” 仁和花园居民松了口气
· 工伤未愈签了协议后续治疗费单位担
· 禁车道上开病车 撞死骑车七旬翁
· 陪客主客起口角 主人狂殴劝架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6 月 30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环保部门当起“老娘舅” 仁和花园居民松了口气
  原本以为买的新房置身“天然氧吧”,却没想到离工业园区仅一路之隔。经过环保部门多次调查和协调,相关企业改进了处理设备,调整生产时间,居民频受废气困扰的情况得以有效改善。然而,居民小区与工业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之间的矛盾却依然存在。这是发生在北塘区仁和花园的事。

  居民:备受废气困扰

  2007年,北塘区仁和花园的住户们搬进自家的新房后,发现一个始料未及的问题——当初买房子的时候,看重的是开发商“这里是个天然氧吧”的介绍。没想到,现在非但经没有呼吸到森林中的新鲜空气,反而备受废气困扰。“经常在晚上,甚至深更半夜闻到刺鼻的味道。关键气体看不见摸不着,周围这么多家化工厂,也不知道是哪家排出来的。”居民蒋先生说,小区和金山北工业园仅隔一条马路,几十米的距离让小区2000多户居民们时刻感受到来自废气的威胁。为此,从去年10月起,居民们接连向相关部门进行反映。

  环保:关厂于法无据

  接到举报后,环保部门多次到现场进行调查,发现“肇事”的是几家涂层厂,于是要求这些企业调整生产时间,白天生产、晚上停止。但问题依然没有多大改善。

  在沟通中,不少居民提出要关闭这几家涂层厂,环保部门犯了难。“废气有几万种,但我国法律规定的废气仅100多种。涂层行业排出的废气会对人体产生多大的影响,法律尚没有认定,我们只好参照相近气体的标准。但是,我们没有关停这几家企业的法律依据。”北塘区环保局局长王澍说:“以前我们根据群众举报,对一家企业排放的丙烯酸甲基进行过专业监测,结果该气体的含量是百万分之0.8到百万分1之间,远没达到国家不超过百万分之30的排放标准。人的鼻子是非常敏感的,只要含量达到0.5就可以闻到了。在气压较低、天气恶劣时,特别容易闻到异味。”

  环保当起“老娘舅”

  企业关停不了,居民意见很大。为此,环保部门不厌其烦做起了“老娘舅”,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今年春节前夕,环保部门请来了江南大学、市化工研究院和市科研部门的环保专家现场“会诊把脉”。并与金山北7家涂层企业的负责人座谈交流。环保专家指出了几家企业的废气治理和排放中存在的问题,如:原料堆放场所敞开、废气的捕集效果不好、室外排气筒过低等。针对这些问题,专家们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春节过后,几家企业立即着手整改。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分别增加了废气收集处理设备,并将原排气烟囱改向,不再对着仁和花园。为此,投入最多的一家企业花了三四十万元用于设备改造。

  城市规划需先行

  环保部门和企业的改造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然而,废气却始终无法根治。对此,居民们表示理解,却也无奈,“我们知道环保局能做的努力他们都做了,这些企业大多是小作坊式的,他们能改进的也改进了。要根治这一问题,只能等到化工企业全部搬迁了。然而,造成这个现状,跟当初的规划很有关系。在我们小区建造以前,化工区就存在了,为什么离这么近,这一地块还会开发成为居民区?

  据了解,居民小区与工业企业挨得太近,引发居民投诉的远非仁和花园一家。随着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原本位于城郊的不少工业区如今被居民小区包围,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投诉也令相关部门头疼不已。据悉,北塘区正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金山北工业园将调整为科技园区,减少对居民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关人士认为,企业搬迁不单需要较长的过程,而且“伤筋动骨”,对企业和小区居民都是一种“折磨”。如何减少和避免这样的问题,仍需规划先行。金辰 陆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