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沪指未来20年将涨至30000点
· 看好资产价格上升与可选消费复苏
· 经历13个月下移后 年线第一次开始调头上行
· 天价午宴引争议 业内人士揭巴菲特老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6 月 27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当今世界经济酷似上世纪七十年代,今年将是A股一个超级大底
沪指未来20年将涨至30000点
  面对央行宽松货币政策最终将回归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样一个“复位”的大趋势,股市会做出怎样的回应呢?

  笔者认为,当今世界经济酷似上世纪七十年代,而七十年代重要经验是新兴市场的日本股市明显强于美国股市。中国出现通胀几率较高,货币政策转向应在明年上半年。但股市的反应不会太剧烈,投资者理性的选择依然是,如果没有过度高估就应当继续持有优质上市公司股票。从日本经验来看,沪综指未来20年将上涨至30000点,而2009年将是中国股市的一个超级大底。

  当今世界经济酷似七十年代

  通过观察世界经济的兴衰历程,我们发现,当前世界经济酷似上世纪七十年代,而我们面前所处的时点则接近于1975年。而这种相似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都是经过了一次超级繁荣,并在繁荣之后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第二,央行都采取了宽松政策来刺激经济;第三,刺激经济后引发了市场流动性的泛滥,由此推动了商品的价格在需求并不旺盛的背景下大幅攀升。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甚至由此爆发了第二轮石油危机;第四,央行在初期大力刺激经济后,都面临一个宽松货币政策逐步退出的问题。

  七十年代是世界股市重要底部

  那么,股市当时是怎样来反映经济状况的呢?

  其一,不同的经济体股市的反应不同,发展中国家明显强于成熟经济体。作为成熟经济体的代表,美国股市在整个七十年代几乎停滞不前,道琼斯指数在600至1000点之间徘徊;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日本股市,在这一期间表现则比美国股市要强劲很多,整个七十年代日经指数从2000点上升至7000点左右的水平。

  其二,在宽松货币政策回升这个问题上,成熟股市和新兴股市的表现也不相同。1976年年初是美国货币政策由宽松过度到偏紧的一个拐点,此时道琼斯指数在1000点附近,随着偏紧政策的逐步实施,该指数在随后两年时间里回落到750点的水平上,回落幅度约为25%。而同时在1976年,也在偏紧的货币政策环境下,日本股市在1976年之后却几乎没有调整。随后,在偏紧货币政策结束后,日经指数11年从4600点最高涨到38957点。

  其三,七十年代也成为了一个世界股市的重要阶段性底部。这一底部对于新兴市场而言,其意义更加重大。比如,七十年代的新兴市场,日本股市以七十年代低点计算,其累计最大涨幅达到20倍;而香港股市更是从1974年的150点上涨到2008年的32000点,涨幅达到213倍。

  明年上半年货币政策转向

  回到目前,在宽松货币政策推动下,中国出现通胀几率较高。至于CPI运行的路径,可关注以下三点:第一,最近几个月我们就能够看到CPI的转正,随后将是逐步攀升的过程。第二,在2010年年中之前,中国出现温和通胀的几率较大,其间CPI比较难以突破5%。第三,货币政策大体上会在明年上半年开始出现拐点,由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向稳健货币政策过渡。这个时间段,股市有可能出现较为剧烈的反应;但与此对应的是,上市公司业绩会在这一期间出现较为明显的攀升,进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货币政策波动的影响。

  基于以上的认识,从中长期的角度观察,作为新兴市场的中国股市未来前景相当广阔。即便以涨幅不大的日本股市为参照,中国股市也将有20倍的上涨空间。在一个为期20年左右的新经济周期里,也即是在2030年之前,沪综指冲高至30000点是完全有希望的。

  中证投资首席分析师 徐辉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