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招考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招考通”陪伴考生走全程
· 专家:适度紧张有助考试发挥
· 考前辅导内容丰富又实用
· 考生不妨反过来安慰父母
· 考后助你摸底高校填志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6 月 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招考通”陪伴考生走全程
提前打探高校信息,为考生填报志愿做准备。第二阶段服务即将展开
两套历史临考密卷出炉

[提醒]

  快报全媒体“招考通”正式开通已逾十天,众多名师的精彩辅导、视频答疑,以及海量密卷的一一呈现,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临近高考,更多快报记者的加盟、更多更全的贴心服务将会带给家长和考生更多的惊喜,帮助家长和考生解决个性化问题。

  本版组稿 快报记者 黄艳 谢静娴

  高考在即,南京江南贡院前挂起十多面旗,上书“金榜题名”“鹏程万里”等吉祥语,借此鼓励考生。快报记者 赵杰 摄

  学科

  [语文] 作文用时应不少于50分钟

  出场名师: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高级教师 陈亚飞

  [时间安排]

  开考后的时间安排不能忽视。每年都有不少同学速度较慢,不能答完,或匆忙交卷,以致拿不到该拿的分数。这里请考生注意几点。

  首先,对答题时间大致有个分配。由于目前的江苏语文试卷结构比较复杂,很难确定哪一板块的具体答题时间,一般做到文学作品阅读大约需85分钟,作文通常不少于50分钟,最好能空出5分钟时间复查。

  其次,充分利用发卷时间。高考一般在开考前5分钟下发试卷,这段时间可用来解答第一题(不能动笔写),或者欣赏大现代文,既可通过转移注意力避免紧张,又可减少开考后读文时间。

  第三,坚持前紧后松的原则,前半场时间适度加快。

  第四,简化答题文字。题干中不要求阐述的文字题,一句话概括就行。还要强调一点,非特殊情况,不宜轻易打乱答题顺序。

  [作文拿分]

  江苏作文评分标准重要一条是,在切题情况下做到三基本就可得基础分,然后一个亮点加若干分。

  据此标准,我们重点要做的是两件事:审清题意和写出亮点,因为“三基本”(立意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一般同学均能做到。审清题意并紧扣题意行文仍是关键。江苏命题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但每年偏题者仍然不少。审清题意方法有二,一是细读提示语内容,找出能起解题作用的核心语句;二是分解标题内容,弄清写作对象和范围,单词类命题可采用找同义词或反义词方法界定命题内涵和外延,短语型命题可用造句法,在其前后补足成分,明确短语指向和文章基本立意;而单句类标题则往往限定了文章立意方向,只要抓住其中关键词语加以辨析即可。命题如果是比喻类等较含蓄的语句,则首先弄懂该比喻内涵并确定好该比喻在现实生活中的对应,然后据此立意谋篇。写出亮点既是水平问题也是意识问题。立意的新颖和有针对性、构思的精巧、语言的脱俗有特色,议论文逐层推进的结构,记叙文典型传神的细节,都足以使你的文章亮起来。另外,注意不在细节上失分,比如标点规范、书写工整、力避错别字等等。

  例题及解析详见“招考通”(zkt.dsqq.cn)

  [历史] 告诉你三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出场名师:江苏省泰州中学历史特级教师 蔡长春

  一、解题技巧

  1.解答选择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读懂题干,找出关键词语;看清选项,做到心中有数;回忆教材,重温相关内容;反复比较,确定应选答案。

  2.解答材料解析题。

  阅读应该分成两个层次:泛读,就是把材料的大致意思看懂,泛读要具备语文课里的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另外就是精读,注意材料里提供的每一个重要的信息。

  3.解答问答题。

  (1)仔细审题,弄清题目要求,这是答题的前提。审题时既要审读背景材料,又要审读具体的问题;既要弄清题目的类型,又要弄清题目考查的范围。

  (2)认真构思,简列提纲。提纲不必细,框定一下大体范围即时间阶段、作答要点、有何拓展之处等,有时十几个字就能解决问题。有了提纲,既可避免跑题、遗漏知识点,又可避免重复,条理清楚,简明扼要。

  (3)规范答题,合理组织答案。①行文要有顺序。可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回答。②答案要做到“要点化和序号化”。③要点要简洁,主次要分明。④语言要规范,应用历史学科语言;逻辑要严密,不要犯科学性错误。

  二、热点分析

  笔者认为2009年江苏命题的热点有:古代思想(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制度变迁(如税收制度);民族关系(汉唐、明清);制度创新(汉、唐、元);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与商路的转移;宋元的科技;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近代化和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是重点);实业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极化和全球化;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文精神;民主和公平;英国史;美国史;德国史;三次科技革命与教育、生产、人才的关系(注意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美国与欧洲和日本关系的演进;三种经济思想(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二战后的资本主义经济;战争与和平;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大国兴衰的启示。

  例题及解析详见“招考通”(zkt.dsqq.cn)

  [历史] 解文字类材料选择题“十二字诀”

  出场名师:江苏海安高级中学高三把关教师 徐美玲

  如今的历史试题中大部分选择题都涉及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其中既有图表类材料,又有文字类材料。文字类材料选择题一般题干是文字材料,备选项为对材料的判断和解释,要求在读懂材料,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将材料与课本知识相结合,作出正确判断。此类题有时阅读量大,有时对理解能力的要求高,导致错误率较高,学生经常望而却步。笔者总结出解答此类题型的“十二字诀”。

  一、扣主题

  一段材料可以呈现许多信息,但总有一个主题。许多学生容易受其他干扰信息的左右,作出错误的选择。

  二、抓关键

  阅读文字材料时要准确抓住关键信息、有效信息,并用笔圈出,在需要时及时调动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从而精准地“定位”,将材料与教材相结合,选出正确答案。

  三、细对照

  在文字材料选择题中,有一类题目要求根据所给的材料或事件,找出共性或是本质的特征。这类题着重考查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但自己的概括可能会出现偏差,这时就有一个小技巧,可以把倾向的选项与所给材料一一对照,只要有一个不符,那就可以排除。

  四、选最佳

  在做题的时候,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阅读材料后,发现选项中似乎有不止一项是正确的,这时就需要回到材料再次细读,推敲,辨别,从而选出最佳答案。

  例题及解析详见“招考通”(zkt.dsqq.cn)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