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中,端午可是最讲究“穿”的节日。
头戴虎头帽,脚蹬虎头鞋;可爱又复古的中式衣服,背后是栩栩如生的“五毒”图案;胸口还挂着一只绣着小老虎的避邪香囊……孩子们这身传统的端午“节日装”,恐怕在很多“老南京”的记忆里,都已渐渐淡去。昨天,记者在人称“金陵绣男”的民间艺术家高勇的绣坊里,见识到了他复原的全套端午服饰,从头到脚,洋溢着快乐吉祥的节日气氛。 快报记者 孙兰兰
祖传的虎头鞋楦桃木造
黑眼珠、红睫毛、黄胡须、粉眉毛、蓝鼻子、再加上金色的丝线和亮片……这些东西经过高勇的穿针引线,就成了一只只“小老虎”活蹦乱跳起来。
高勇绣的虎头鞋,在南京可是出了名的。虽然号称“金陵绣男”,但他的手艺最初还是从山东的姥姥那儿传下来的。高勇说,南京人有端午节给孩子穿虎头鞋的风俗,在他的山东老家,办满月酒的时候,姑姑和姥姥就得代表着婆家和娘家人,各做几双虎头鞋作礼物,还要比一比谁的手工精细,孩子在三岁前,一直穿的都是虎头鞋。
“以前,都是家里的长辈亲手做给小孩子,现在没什么人会做了。”高勇说,做虎头鞋可是很有讲究,选料、上浆、裁剪、绣虎头、绣鞋帮、缝合……一双纯手工的虎头鞋做下来,起码得花一天的工夫,要是花样复杂的,得要两三天。绣工费时自不必说,单看这鞋底,记者翻过几双发现,竟然各不相同。“这种是最传统的千层纳底,一针针手工纳出来的;这种叫‘路路通’,你看这中间从鞋跟到鞋头像不像一溜元宝?所以又叫‘脚踩元宝朝前走’。”要是未满周岁的孩子,就做软底鞋。
高勇还收藏一套做虎头鞋的祖传“宝贝”——27块木鞋楦。乍看上去,好像很普通,只是岁月让这些老鞋楦外表变得异常光滑油亮,按大小从一岁到三岁分成三组,每组九块。“现在的鞋楦都是塑料弹簧的,这是姥姥传下来的,专门用来做虎头鞋。现在外面可找不到了。”原来,这套鞋楦的材质是桃木,桃木自古就被认为可以避邪,因此做虎头鞋再合适不过了。
全身上下都有避邪宝物
“摸摸虎头,吃穿不愁;摸摸虎嘴,驱邪避鬼;摸摸虎身,步步高升;摸摸虎背,荣华富贵;摸摸虎尾,十全十美。”高勇发现,在端午服饰里,虎饰是最常见的,富有民族特色和节日情趣,这样的民俗元素很值得研究发掘。
除了虎头鞋,还有虎头帽、虎香囊、披在身上的虎被、睡觉用的虎枕头……大人还要用雄黄酒在小孩的额头上写个“王”字,用艾叶做成小老虎,彩线穿起来系在孩子背上。“这种习俗与防病除疫有关系。”高勇说,端午天气渐渐热了,蚊虫渐多。古人认为是“五毒”鬼怪肆虐,于是就请出兽中之王老虎,借虎之威,吓退“五毒”鬼怪,确保孩子像小老虎一样,健康茁壮地成长。
“五毒”装饰在端午也很流行。以前常见的是“五毒”肚兜,现在索性在外衣绣上 “五毒”图案,即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一种说法是“以毒攻毒”,穿上它们就不会再受侵扰;还有一种说法是用针钉死了这些毒物,它们就没法再猖狂。
除了“复原”一系列的端午服饰,高勇还设计出了新颖别致的“五毒”枕。与常见的枕头不一样,“五毒”枕很扁,里面塞满了木屑,只有三四厘米高,上面立体的“五毒”做工极其精致,最特别的是,枕头中间还挖空了一小块。“这是放耳朵的地方。小孩子睡觉经常压着耳朵,醒来才发现疼。”高勇说,他在老家见过这种枕头的做法,觉得不错,就借鉴过来了。“传统工艺中也有很多体贴的人性化设计,这样还透风凉快。”不过,现在这样的枕头在家里,应该是装饰效果大于实用,舍不得用呢,挂在墙上也是很不错的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