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主义面临的抉择 东方早报 4月24日 作者 叶匡政
有消息称广电总局建议央视建立《新闻联播》评价体系,接受来自各方的评价。央视新闻中心证实,确实收到广电总局发出的通知,但是具体的措施和建言方式仍在讨论当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展江、《新闻联播》第一代主播赵忠祥等都表达了对该建议的赞同,并首先提出了他们的“评价”。(南方日报 4月22日)
[东方早报一评]
如果做一个排行榜,列举30年来中国变化最小的事物,《新闻联播》一定位居前列。仅那首10多秒的片头曲,20多年就从没换过。所以它任何细小的变化,总会引来外界的猜测和热议。
说《新闻联播》是中国的一种政治仪式,大概很少有人会反对。它被赋予的权威性和仪式感,早已超过了它作为新闻节目的价值。老百姓明白它的象征意味。人们从《新闻联播》获知的,往往是一种对事实的态度,是政府期望告知民众的价值判断。有人把此做法称为“新闻联播主义”,是有道理的。连在《新闻联播》出镜,也被人们看成一种政治待遇。
既然被当做一种仪式,主持人的任务就是字正腔圆地播音,那才是权威拥有的声音,代表了某种超越于声音之上的意志。所以《新闻联播》的播音,也就成为了今天这种完全程式化的播音。播音要求如此,内容次序编排上也很程式化。在《新闻联播》中,重大社会新闻往往上不了头条。即使当天发生“9·11”这样的国际重大新闻,《新闻联播》遵循的也是“先国内后国际”的老程式。这表明它的仪式性,已使它放弃了对一般意义上的新闻价值的评判,或对受众心理需求的满足。《新闻联播》本来是想在公众的头脑中重构关于现实的图景,然而因为远离活生生的现实,人们反而感受不到它与现实的关联了。
在信息贫乏的年代,国人大多数的新闻来源都是《新闻联播》,所以它的话语无论多么刻板、抽象,不会影响观众对《新闻联播》的选择。但是今天,网络早已成为更为活跃的传播工具。这时《新闻联播》如果仍然不进行变革,只会对公共生活的影响力越来越小。是继续用陈旧的话语方式,来保持这种表面的仪式性,还是通过对新闻价值的关注,来更为智慧地传达国家对现实的意志,成为《新闻联播》不得不做出的选择。《新闻联播》一直期望塑造民众对国家的认同,但这种认同的前提,是要让民众感受到它的新闻价值和秉承的新闻精神。
[现代快报再评]
连赵忠祥老师都站出来说“《新闻联播》不仅要改革,而且早就该改革了”,可见问题的严重性。你可以不同意学者展江的分析,你不能怀疑赵老师对《新闻联播》的深厚的无产阶级革命感情吧?年初央视新址一场大火,照见了人心——那么多人,不痛惜数十亿国有资产的损失,却有人幸灾乐祸,足见不少人对央视太缺乏好感。它确也有大可诟病之处——这么大的突发新闻,若发生在京城别处它早就直播了,发生在自家就假装没发生。可是,时代不同了,别人用手机用网络直播了。这也是为什么说央视不与时俱进的根据之一。
央视的公信力下降是事实,但说“直线”也未必。说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恐怕更恰当。科学技术进步和传媒发达,信息源的可替代性大增,人们有了选择,你想宣传和灌输,也得讲点技巧和艺术了,哪能几十年不变呢?你把民众当傻瓜,民众就会把你当傻瓜——不跟你玩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