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
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一经发布,无论是综合排名,还是单项排名都在网上网下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其中“文化竞争力”排名尤其引人关注。蓝皮书中,位列中国文化竞争力前十名依次是:温州、深圳、青岛、台州、绍兴、东莞、惠州、香港、扬州、长沙。一些公认的历史文化名城名落孙山,六朝古都南京竟然排在第31位,几成文化沙漠。南京读者对此不解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蓝皮书的不满。昨天,快报记者分别采访了蓝皮书课题组的负责人倪鹏飞和相关专家,双方虽然没有面对面,但是观点却针锋相对,火药味甚浓。
南京文化有短板 此文化非彼文化
“蓝皮书”主编倪鹏飞:
南京文化有短板 此文化非彼文化
南京的第31名是怎样评出来的?蓝皮书的主编助理章武给记者发来邮件称,南京的“文化短板”主要缘于“价值取向指数”、“创业精神指数”两大指数,分别排第41位、第38位。另外两大指数“创新氛围指数”、“交往操守指数”分别是第20位、第10位。而课题组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主任倪鹏飞研究员一再强调,很多误解是因为“没有读报告”。
蓝皮书里的“文化”是经济学上的概念
星期柒新闻周刊:今年的城市竞争力报告中,为什么一些文化积淀并不深厚的城市,却频频见诸前十名、前二十名,而像北京、上海、南京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却跌落到了几十名外?“文化竞争力”的含义究竟是什么?
倪鹏飞:这里的“文化竞争力”不是社会公众的那种理解,好像就应该指的是“历史文化名城”一类。其实,从经济学上来说,这个“文化”的定义是没错的,指的是非正式的制度,而不是精神文化、文化产业、文化制度等。包括“城市竞争力”这个总课题,也是指的经济学上的,我们在2003年第一份报告里就反复解释过这个问题。
星期柒新闻周刊:那您认为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等因素,会影响到经济层面如投资者的决策和判断吗?
倪鹏飞:也是会有影响的。所以在其他一些指标中,我们也列入了这些因素,比如社会的、环境的指标,就包含了类似历史文化遗产、文化积淀等内容,但也是从它们对经济的影响来分析研究的。在这里所用的“文化竞争力”,我们所强调的、主导的就是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和观念,是侧重经济学领域的,含义不一样。
星期柒新闻周刊:关于文化竞争力排名的一些质疑,课题组有没有关注到?对这份报告的权威性课题组自身如何评价?
倪鹏飞:我一再强调我们的报告不是“排名”,但是大家都非把它当成一种排名来看待。我们就是把它当成一项理论研究,定位就是一个参考资料,决策的参考,从来没当成是“权威”、“第一”。但是也确实有一些城市排名比较前就说你比较权威,有的城市之间也在相互比较。我们还是希望客观,这份报告是个研究而不是排名,因为我们有大量的分析,而且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会做一些学术论文和研究发现。
星期柒新闻周刊:如何看待不同的看法?
倪鹏飞: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也是在批评中不断改进的,例如有人说为什么不评港澳台,我们就把港澳台纳了进来,尽管困难和工作量明显加大,也还有其他一些建议被采纳。有时候也会征求各地的意见,和一些学者进行沟通,如果哪位学者在某个方面比较擅长,也会请他参与某个主题报告,我们的课题是非常开放的。现在也有一些其他的指标体系,我们自己的定位只是其中的“一家之言”。
地方政府的意见比较冷静
星期柒新闻周刊:每年一份报告,课题组所期望的关注和服务群体是哪一类?
倪鹏飞:当然还是要给决策者提供参考,另外会从中提出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在学术界发表,推动进一步研究。其中政府层面,需要了解发展的环境和方方面面的情况,现在哪个政府做规划不做前期研究?所以很多地方研究者还是很关注这一课题的,据我了解,我们的报告在规划界甚至比在经济界的影响还要大。每年好多城市的研究室也会写一个所在城市的解读,报给主要领导或者相关部门进行参考。
星期柒新闻周刊:您所了解到的地方政府是如何看待这份报告的?
倪鹏飞:其实地方政府看待这个问题比较冷静,网上可能讨论很激烈,但地方政府对很多数据都是了解的。比如江苏,每个城市每个季度的数据都会互换,何况年度数据呢?我们只不过是将它们采集过来用于这样一个报告。
可以考虑改称“商业文化竞争力”
星期柒新闻周刊:从课题组框定的指标体系中,我们看到文化竞争力其实更多地侧重于“重商文化”、“创业文化”,但是戴的却是一顶“文化”大概念的帽子。今后会不会因此对文化竞争力指标体系做些调整?
倪鹏飞:“文化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不会改变,我们就是想强调这些观念,中国就需要这些观念和创新。
星期柒新闻周刊:但是如果对这项指标的提法做一些改变,例如叫“商业文化竞争力”、“创业文化竞争力”等,或许会更加准确,也能减少些误解。
倪鹏飞:这是个非常好的建议,我们可以考虑今后改称“商业文化竞争力”等提法。而且,我们或许将来还会专门做一个文化方面的主题,都是有可能的。
星期柒新闻周刊:今年的经济形势比较特殊,2010年的报告会不会因此而有所调整?
倪鹏飞:我们的指标体系还在逐渐完善,任何东西都是与时俱进。目前我们解释性的指标有两套,一个是单年度的,一个是双年度,单年度的指标相对固定,让各个城市好回溯,但是双年度的指标要不断完善,2010年就将用双年度指标的框架。
蓝皮书偷换概念
南京文化铁定进前十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向民
蓝皮书偷换概念
南京文化铁定进前十
“在我看来这完全是一个‘荒唐’的排行榜!”对于蓝皮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院长李向民教授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屑”。“理论不能违背常识,以文化竞争力来说,如果连南京都没有进前十位的话,那这个排行榜的可信度就要大打折扣了。”
“文化竞争力”被偷换了概念!
什么是文化竞争力?尽管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课题组解释,这主要是指“经济层面的文化定义”,但是李向民直言不讳:“‘文化竞争力’被偷换了概念!”
在《报告》中,城市文化竞争力概括为四大方面:价值取向、创业精神、创新氛围、交往操守。其中提到:“一个城市在价值观念中赚钱意识浓、追求发财的愿望强烈,能对居民形成强烈的创业激励,能使居民产生强大的创业动力。而城市商业气氛浓郁,社会看重商人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功,将使居民更倾向于把从商发展实业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从而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及人力资本配置到发展商业上。”
李向民指出,社科院这里所讲的,其实不是完整意义的文化竞争力,而只是商业文化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偷换了概念。城市文化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文化资源力、旅游资源力、文化价值转化力、文化辐射力、公共文化服务力、文化创新力等。
李向民说,过去“文化”一直被作为与“物质生产”相对应的东西,小说、影视、教育、体育等等,这些纳入“文化”的范畴大家都可以接受,但《报告》中所提的文化竞争力已经背离了文化的本意。
明明是选美女,却拉去称体重!
对文化竞争力的错误理解导致了整个排行榜错误的测评指标,李向民形容为,“就好比一个评选美女的比赛,评委不看长相、身材,却把选手统统拉过去称体重,以体重的轻重来评定美女排名!”
在《报告》中,城市文化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分为10多个小项,分别是:重商意识(敬重商人程度)、赚钱欲望(追求财富欲望)、消费倾向(积极消费的观念)、辛劳精神(吃苦耐劳程度)、闯荡意识(向外闯荡的意识)、竞争心理(与别人竞争的心理)、求新意识(个人标新立异的意识)、平等观念(社会平等的观念)、兼容心理(社会的宽容理解心理)、诚信意识(诚实守信程度)、法制观念(尊法守纪观念)、协作精神(相互合作意识)。
在李向民看来,10多个指标根本无法涵盖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全部,实际上10多个指标围绕的基本上是城市的创新文化,而城市文化资源、公共文化服务等都没有列入指标,这样的一个城市文化竞争力指标体系就如同一面“哈哈镜”,它反映的并非一个城市文化的真实写照,相反,在这面镜子里,原来的胖子变成了瘦子,原来的瘦子则变成了胖子。“这样的哈哈镜照出来的东西,显然不是真实的,对于这样的排行榜,像北京、南京这样的城市,完全可以不去理会!”
新的评价指标下,南京无可非议进前十
李向民告诉记者,作为文化部挂牌的全国6个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之一,他主持的中心在2007年就已经自主研发了一套《城市文化竞争力及其评价指标》,并列入国家文化产业课题研究报告。“在我们研究报告中,对于城市文化竞争力的界定和评价都有完全不同的指标体系,我相信我们的指标体系应该比社科院的更为科学合理。”
记者在这份《城市文化竞争力及其评价指标》中看到,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六大方面被细化为几十个小指标,每一个指标都有相对应的测评内容。举例来说,考察文化资源竞争力的指标分别有:城市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历史知名人物。而考察城市旅游资源的指标则包括:世界自然遗产数量、国家森林公园数量、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数量、3A以上风景名胜区数量。
在公共文化服务力方面,测评指标体现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社区文化服务建设、文化行政效率三个方面,例如:一个城市有多少家博物馆、文化馆、影剧院;互联网平均入户带宽多少;当地电视台、电台自办节目时长……这些都反映了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水平。而社区文化服务人员的人数、社区文化站固定资产规模以及群众性文化社团和文艺演出的数量则反映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水平。至于文化价值转化力方面,测评指标集中在文化产业上,比如报纸发行量、文化产业从业人员、音像图书发行数量……
不仅如此,李向民还提到城市文化辐射力、创新力也是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体现,而辐射力、创新力体现在哪里?怎么评价?高档名牌首饰、服装的销售、百万元以上规模的拍卖会场次、一线明星来演出的场次、电影票房收入如何、境外文艺团体演出场次、大型节庆活动的数量、外来移民的比例、地方驰名品牌数、当地全国文化名人数量、甚至人均受教育年限……所有这些都被列入测评的指标中。
根据这套测评体系来评价一个城市的文化竞争力时,每个指标都有相应的打分,不仅指标更为全面、细化,还会根据每个城市文化功能的不同定位进行综合计分,如此一来,一个城市的文化竞争力在测评中就能更为客观真实。
李向民向记者透露,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计划在明年用这套指标来重新评价国内各个城市的文化竞争力,届时的排名肯定会和这次的《报告》大相径庭,他相信在新的评价指标下,南京无可非议会排进前十位。
■相关新闻
东大“MBA”
填写了
100份蓝皮书
调查问卷
蓝皮书称,文化竞争力等相关排名是靠调查问卷进行的。快报记者就此采访了课题组,并对南京的问卷发放情况进行了调查。
蓝皮书上列举出了40家“特约成员”名单,均来自各城市的一些高校。其中,南京的“特约成员”是东南大学MBA中心的一位负责人。他对快报记者表示,课题组交给的调查问卷数量共100份,但是考虑到问卷的回收率,他实际找的人不止100个,最后完成的是100份。填写问卷的人,主要是东南大学MBA的学员,企业界人士比较多,“都是我的学生,让他们做这个问卷一般都会配合,而且层次也比较高。”
那么,如何保证问卷填写的真实性、客观性?该负责人坦言,“要求是认真客观填写,但我们没法强行控制人家。”
另外,问卷的调查与填写是不记名的,“一份问卷做下来起码要20至30分钟,愿意花时间去做已经很不错了。”对南京调查样本的质量,该负责人认为,“总体是比较高的”。
关于调查问卷环节,课题组负责人倪鹏飞、负责问卷调查的主编助理谢海生也回应了记者的提问。对于各地的“特约成员”,之所以选择高校而非地方政府部门,原因主要是为了客观、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