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还有一项人才竞争力的排名,与往年一样,南京这次依旧排在前十名之内,位列第八。然而,南京真的是人才大市吗?南京真的不缺人才?
墙内开花墙外香——
七成南京大学生“流进外人田”
尽管南京高校众多,每年毕业的大学生10多万,今年则近20万,但实际上,选择去外地发展的占了大多数。南京市人事局副局长吴成钢向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这几年南京的大学生毕业后留在南京工作的占全部的1/4—1/3,也就是说,有七成左右的学生都去了外地。数据显示,去年在南京就业的大学生约8万人,其中有1万人是省外高校进来的,很明显,出去的多,进来的少。以南京大学为例,记者从南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了解到,近三年来,该校每年本科和研究生的就业人数加起来有4000多人,60%的学生选择毕业后在长三角一带工作,其中有38%留在南京,去上海的有8%。而去北京和广州的分别占了5%和2%。
大量学生“流入外人田”,这虽然很可惜,但吴成钢认为,这恰恰说明南京的人才地位。“南京是一座大学之城,承担着为全国输送人才的责任,向全国输送人才越多,南京的贡献越大。”吴成钢说,从人事部门自身来说,一方面,当然希望更多的大学生留在南京工作或者创业;但另一方面,向全国输送人才越多,说明南京的地位越高。南京是一个人才输出大市,不像深圳,没有多少自己的大学,主要靠吸引人才,全国著名高校在那里办了虚拟大学,向深圳输入人才。
人才竞争力排名
人才需求“扯后腿”
记者注意到,在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关于人才竞争力的排名,一共由5个要素组成,其中南京在“人力资源质量指数”、“人力资源教育指数”上排名比较靠前,这是可以理解的。南京有43所本科以上的院校,加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一共近70所。江苏全省有高等院校110多所,南京就占了一半以上。这样的高等教育规模,人才的质量怎会不高?
“扯后腿”主要是“人力资源配置指数”和“人力资源需求指数”,一个排在第27位,一个排在第18位。这两项恰恰是深圳的“强项”。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与深圳相比,南京的人才需求不够旺盛。而人才需求是与城市产业相关的。在南京上学4年或是7年,很多学生在毕业时都恋恋不舍,但最终还是去了外地。是什么原因?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施建军认为,学生对择业地的考虑一方面会受家庭的影响,比如父母希望子女去某个城市;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专业是不是对口,自己的所学在这座城市是否有用武之地,是否有发展空间,这是很多年轻人要考虑的。
南京每年十几万、二十万大学毕业生,这么多人才却是自身产业结构无法“消化”的。容不了这么多大学生,只能眼睁睁看着人才“飞走”。而近年来,南京提出要大力发展软件业、高新产业等,一方面是要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当前形势,另一方面也是考虑给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留住人才。与此同时还制订了一系列的税收、买房等优惠政策来吸引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落户。
外地纷纷来宁“抢”项目
人才利用的一块高地是科技成果转化,各地都纷纷建立自己的产学研平台。但很多地区本地科研成果极少,只能千万百计想办法去外面“挖”,南京往往就是“被挖”的地方之一。
例如,深圳本地高校并不多,但发展急需大量人才,多年前,深圳市委、市政府就筹建了深圳虚拟大学园,虽然名叫“虚大”,但培养人才和科研转化的力度一点不输实体大学林立的南京。现在虚大成员院校名单中,已经有清华、北大、中科大、南大等50多所高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和转化成果不计其数。
南京大学在虚大有“南大深圳研究院”,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施建军也是该院的院长。他告诉记者,在南大深圳研究院,南大利用自己的师资力量,开设了财会、公共管理、社会管理、软件等一些热门专业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学生都是在职人员,“深圳的人学习热情非常高,所以各种培训很热。”在科研转化上,南大的几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都在深圳开了分室,所有研究成果全部就地转化。“深圳拿出非常优惠的政策,比如开一个实验室的分室,就给10万元补助。建产学研大楼,可以免费提供场地,建成运行后收取的费用也是微乎其微的。”施建军说,深圳对人才和科研的态度就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因为本地不“自产”,所以拿出非常优惠的政策去吸引。
施建军表示,尽管南大的科研成果在南京就地转化的占了大头,但已经不可忽视地看到,外地来宁“抢”项目的势头越来越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