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掉驻京办,断不掉进京路 中国青年报 4月8日 作者 毛建国
最近,山东潍坊市将包括驻京办在内的北京、上海、深圳等该市11家驻外办事处全部撤销,所有资产处理、人员安置等在3月底全部完成。(《南方都市报》4月7日)
[中国青年报一评]
按照潍坊市人事局副局长张廷贵的介绍,潍坊市驻外办事处普遍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驻外办事处为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提供信息服务、采购原材料、推介产品、招商引资、接待服务等。现在撤销是因为它已完成历史使命。“驻京办”的历史使命今天真的完成了吗?
“提供信息服务、采购原材料”这样的使命或许已经完成,但“推介产品、招商引资、接待服务”这样的使命应该还没有完成,因为我们还很少听闻哪一个地区说自己不要招商引资了。而且,随着时代发展,今天驻京办还衍生了一个新使命“跑部进京”。难道,“跑部进京”的使命也完成了?
就在年前,随着国家先期扩大内需资金1000亿元的下发,相关部委周围的宾馆一片爆满。这些人是干什么的?打开近期地方报纸,总能见到争项目、资金的喜讯。1000亿元下去了,还有四万亿;四万亿完了,还有常规资金、项目,难道地方真的不要“跑部进京”了?
畅销书《驻京办主任》已经给我们不少启示:资金、项目是面向全国的,凭什么给你不给他?这其中难道没有人情、面子等说不清的因素?在上争资金中还有一个公开秘密,那就是上争费用。项目实际资金和中央实拨资金之间一般都有资金差,那就是公关资金,这部分到哪里去了?这就是驻京办存在的价值。在这一现实下,哪个地方先撤掉“驻京办”,就会先吃亏。
当然,潍坊撤销驻京办是事实,也是大好事。但舆论对“驻京办”的诟病并非这个机构本身,而是它扮演的不光彩角色。只要决策不透明、不科学,只要有弹性空间存在,只要地方有“跑部进京”的动力,那“驻京办”仍有存在余地。或许,有些地方顺应机构改革方向、顺应民意呼吁而取消了“驻京办”,但撤掉了“驻京办”断不了进京路,驻京办其实在以虚化或其他形式继续履行着使命。从某种意义上说,“驻京办”聚焦了过多关注目光,撤掉倒也方便“跑部进京”。
[现代快报再评]
我同意作者关于驻京办存在功能的分析,以及这些功能只要还存在驻京办就难撤、撤了也会变相存在的判断。但非常不赞成本文最后的一句话:“‘驻京办’聚焦了过多关注目光,撤掉倒也方便‘跑部进京’。”这句话的猜度也许不无道理,像老吏断狱一般洞明世事,但这种“不惮以最坏的恶意猜测”人并不是一种好的心态和文风。鲁迅这样说是在他表示悲愤的场合,他以最坏的恶意猜测人,也误会了顾颉刚、邵洵美、施蜇存等人。
无论如何,山东潍坊市将包括驻京办在内的该市11家驻外办事处全部撤销,是开了一个好头。人家撤了那么多地方的该市办事处,自有他的道理,岂能用一声方便“跑部进京”来全盘否定?人家至少不必用财政开支养那么多人了,至少被养的那些人不能在外面公私兼顾地做生意了,领导去外地坐出租而不用专车了。总之,时评家应该鼓励官员和政府向善,不能怎么做都不落声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