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1点半,我还在接受一个美国的电话采访。”陆川在为自己不得不一再延迟采访时间说抱歉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开脱。
从这周开始,陆川就进入了“非人”状态,每天都要接受10多家媒体的采访。虽然《南京!南京!》剧组是一个团队,其中不乏刘烨、高圆圆这样的一线明星,但是媒体还是喜欢和陆川聊。《寻枪》、《可可西里》为陆川积累了足够的名声,历时三年的立项、审批、拍摄、杀青,也让这部片子吊足了记者的胃口,但这都不是媒体“喜欢”陆川的原因,真实的原因是,大家都知道,《南京!南京!》是部作家电影,陆川集编剧、导演于一身,他是这部片子的灵魂,不找他找谁呢?
南京大屠杀,南京军民遇难30万,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以纪录片为多,1995年,吴子牛导演了《南京 1937》,那部片子,汇集了中国以及日本的演员,在当时也算是明星阵容,但是其影响远不及当时及以后的纪录片。如何拍南京大屠杀,就成了导演们的一个挑战。
战争影片发展到今天,基本上有两种套路,一种是宏大叙事。拿二战片举例,苏联的《解放》,以领袖、将领们为主角,宏大地展示战争的全貌,展示战争的残酷和血腥。一种是平民视角,以小人物(包括普通士兵和平民)的眼睛来看待战争,来衬托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毁灭,比如《拯救大兵雷恩》,比如刚刚获得奥斯卡奖的《朗读者》。
《南京!南京!》属于后者。“我不太想去拍唐生智之类的将军,不想拍大人物。南京大屠杀是一部普通中国人的血泪史,也是一部普通中国人的抵抗史。普通中国人也落实到一张张脸上,落实到普通的中国人的家庭上。”陆川对记者说。在一个越来越重视和尊重个人生活的时代,选择普通人的视角是很正常的,也是很讨巧的。与《南京!南京!》同期上映的《约翰·拉贝》选择的视角也不宏大,它也没有把屠杀作为主题,它的主题是拯救,而且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拯救。这种题材的成功之作是在奥斯卡大获全胜的《辛德勒的名单》。
据陆川介绍,《约翰·拉贝》最初找到的是他,他拒绝了。他拒绝的原因,不是出于艺术的原因,比如说因为故事与《辛德勒的名单》雷同,缺乏挑战性;而是出于对拉贝拯救南京的怀疑和不信任。在阅读了大量历史资料之后,陆川有了自己的电影《南京!南京!》。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一部在一座生死之城上演的人性抵抗史”。而“南京是一座抵抗之城”。
抵抗,才是陆川想要的主题。在此之前,南京大屠杀给人的印象是,屠杀是压倒一切的,付出30万生命代价的南京城充满了屈辱和不幸。但是陆川通过影片想要给一个城市平反,“南京是一座抵抗之城,是一座悲壮的生命之城,是一座伟大的城市,是一座光荣的城市。”在陆川看来,南京一直在抵抗,而这种抵抗,或者不屈的精神,支撑我们民族生存至今。
在这个前提下,陆川安排了他的平民视角,安排了日本兵的视角,安排了黑白画面,这些都可以归于艺术或者说艺术处理范畴。当抵抗的主题决定后,一切都顺理成章。
在之前的《寻枪》和《可可西里》里,陆川的导演得到了圈内和部分公众的认可。《南京!南京!》则有可能使他第一次成为一个“大众导演”,这部解气的影片,加上据说是“最逼真的战争场面”和“松弛的后半部分”,有可能让他精英与百姓通吃。
□快报记者 倪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