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红楼梦》原作者之争,由来已久。
最近,一个自称东晋名臣谢安第109代孙的湖南娄底人谢志明,写了一本书,从民俗风情的角度出发,详细比照了《红楼梦》里的地名、民俗和湖南娄底的风俗人情,大胆地下了这个结论:《红楼梦》的原作者是个“美眉”,叫谢三曼;《红楼梦》中贾府的故事就是湖南娄底谢家的翻版,娄底谢氏正是谢安的后人。
东晋谢氏与《红楼梦》,一实一虚,一个是六朝簪缨世家,一个描写清朝豪族集团,本来八杆子打不着,一本书却将两者联系到了一起。尽管书中不乏牵强附会之处,并招致了种种非议,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线索:娄底谢家正是东晋谢安家族从南京迁徙过来的,有现存的族谱和祠堂为证。
因谢家和红楼都与南京有着极深的渊源,快报记者决定赶赴娄底探个究竟,一方面对娄底谢氏进行寻访,另一方面看看谢志明的观点有无实据。红学泰斗周汝昌的弟子、著名红学家严中与记者一同前往参与了这次考证。
巧合的是,严中作为一个湖南娄底人,却是一个坚定的“南京派”,在这次红楼论辩中,他是倾向于故土娄底,还是力挺南京,值得关注。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位于南京乌衣巷的王谢二族的故居合并在了一处,早已褪去了昔日朱门豪族的繁华。他们的后人流落何方,也成为一个谜。
《红楼湘娄文化考》一书关于红楼梦的种种说法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线索:谢安的后裔有一支迁徙到了湖南娄底扶洲村。谢安的后人真在湖南娄底吗?他们为何放弃南京而到湖南隐居乡间?千百年辗转中,谢氏家族发生了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为此,记者前往湖南娄底扶洲村进行了一番寻访。
谢氏始祖是“申伯”
在娄底扶洲村,记者首先看到了谢氏宗祠。
祠堂青砖黑瓦,牌坊上写着“谢氏宗祠”四个大字。记者注意到,牌坊的右边有一幅淝水之战的彩色壁画。这场实力差距极为悬殊的大战发生在公元383年,在这场大战中,东晋以8万之众,大破前秦近百万大军,成为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典故都来自这场大战。淝水之战的总指挥就是东晋名相谢安,实施者是他的弟弟谢石、侄子谢玄。
“在乡下,哪有人知道淝水之战啊?要不是谢安是我们祖先,我们也不会在墙上画这样的壁画。”谢志明说,这个乡间宗祠是近年修建的,老的谢氏宗祠更是在山窝窝的水库附近,由于水库水位抬升,宗祠被淹了。谢家后裔们就把祭拜祖宗的祠堂移建了过来。不过,建筑的外观、格局,小到祠堂的字、画,祠堂内的供奉物品,都是按照老的谢氏宗祠来建的。
迈进祠堂,里面正好围坐着一群人。看记者进来,其中两位老者从座位上站起来,一个是世代守祠人,一个是族谱的保管人,他们都穿着中山装。老人告诉记者,这个祠堂是娄底扶洲和桃林湾谢家祭祖宗的地方,他们有同一个先祖:申伯。一位叫谢玉坤的老人指着祠堂玻璃柜里的一张画像告诉记者,那位穿古装、神采奕奕的老者就是他们的始祖申伯。
看记者听不懂娄底话,谢玉坤着急地在手上
给记者比画起来。经过艰难的交流,记者才明白,这个始祖申伯,是周朝宣王姜王后的兄弟,他以国舅的身份被封于谢,后世子孙于是以国为姓,称为谢氏。当时周天子的都城在洛邑,谢国的位置正在洛邑的南方,也就是现在河南省唐河县之南,因此,谢国又称为“周之南国”,被认为是谢姓的最早发源地。
终于查到老祖宗谢安
“谢安是你们的祖先吗?”记者问谢玉坤。老人摇摇头,表示不是很明白,老人把记者一行带到祠堂的二楼。记者这才注意到,二楼的正中间大堂里,放着一个大约2米高的木柜子,老人用钥匙把柜子打开,拿出一捆书。书的封面很简单,是用现代墨水写的“敏德房”,翻开,里面用竖体字写着“谢氏族谱,修于民国八年(1919年)”的字样。由于历经了近百年,书已经泛黄,有的已经出现了破洞。
不过,记者在族谱中看到“谢家后人于明朝朱元璋对湖南进行屠城时,谢氏从江西吉安泰和县迁到这里”的记载。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就是谢安的后裔。看记者满脸疑问,谢玉坤又搬出一堆古书。不过,还是没发现和谢安有关的内容。老人着急了:“我们始祖申伯,一开始是河南的,后来迁到南京,谢安怕族人权力太大引起猜忌,于是把族人分到了各地。我们这一支,曾经迁到江西,明代的时候从江西迁徙过来。”
老人说这些族谱保存下来不容易,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几次转手最终得以保存。老人随后打开了另一间房,墙上大幅的图文资料吸引了记者,靠门边的三幅黑白画,依次写着:谢安、谢石、谢玄。后面,排列着自申伯开始的谢氏家族的名人谱,谢安也在其中,明白地记载了谢安的生平事迹。眼前这一切似乎隐隐约约印证了扶洲谢氏与东晋谢家的血脉关联。
第二天,记者见到了族里一位80多岁的老人,他曾经参与编修了1996年的湖南《谢氏通谱》。老人打开通谱告诉记者,“你看这里是谢安,如果从始祖申伯算起,我们是第158代,而谢安是第49代;如果从谢安开始算,我们应该是谢安第109代后人。”记者在这本通谱中看到,扶洲的这支谢家后裔,属东山应德公支脉,在长达两页的谱系列表中,谢安、谢石、谢玄都在其中。
另外,记者又从1984年修的《谢氏族谱》上看到,从申伯开始,谢安、谢石、谢玄,以及娄底至今还保存的清代祖先谢振定的故居等。族谱记录的迁徙过程和家族名人与记者在祠堂的墙上看到的内容形成了印证。
清代谢家老宅有“炕”
在《红楼湘娄文化考》一书中,谢志明提出《红楼梦》荣国府原型是位于娄底金石镇桃林湾村的谢家老宅“乐恺堂”。经过近2个小时的颠簸,绕过一个个小山窝,记者终于在群山包围中找到了这座谢家老宅。
看到有生人来,村民也都很好奇,一些妇女小孩围了上来。记者看到,“乐恺堂”三字写在一张白纸上,贴在大门的正上方。大门进去就是天井,中间有两口长2米,宽1米,深60厘米左右的井,看来有些奇怪,应该有些特别的用途。“这井是用来排水的,你看所有的屋檐都对着这里,下雨的时候,水顺着屋檐流下来,集中到这里。”一个曾经在老宅居住过的女人告诉记者。
老宅如今是这个村专门用来办红白喜事的公用建筑。“这个房子是1678年建的,你看这里还有一块‘太学’的御匾,这300多年来村里每家出钱维修它,这是祖宗留下的东西。”记者看到,在大厅的正上方,“太学”两个字散发出金黄色的光,底漆黑亮亮的,非常大气。村民告诉记者,这个宅子是嘉庆帝师谢振定的老宅,老宅曾有24块匾额,都是皇帝御赐的。可惜的是,文革期间,御匾烧的烧,偷的偷,仅存这么一块了。
一位叫刘梦连的女子陪记者逛了老宅,“我们这个村有400多号人,都是姓谢,长辈们是南京谢安的后人。我刚嫁到这里的时候,都会迷路,感觉这个房子就像迷宫一样。听老人说,这个老屋里还有炕,以前吃饭也都在炕上。不过后来就没有了。”湖南居然也会有炕?刘梦连笑笑,摇摇头,“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可能是因为祖上是从北方来的吧。”
吴三桂妃子和“帝师”
说起老宅的由来,72岁的谢汉华侃侃而谈,他告诉记者,自己家族世世代代都住在这个老宅里,自己生在这个老宅,长也在这里。“听我爷爷讲,这个房子是一夜之间由48个工匠建起来的。在当时,就像是暴发户。”
老人告诉记者,他们是东山应德公支脉之后,第十四代绍芳公,娶妻易氏。绍芳公早逝,易氏受族人排挤,年仅40岁(1661年)时便携子女多人
离家,10多年后在桃林湾与两子共同修建了三进九厅大屋。“太婆一直活到90岁,当年太婆沿路乞讨,一路讨饭到湖南娄底。来到桃林湾看这里民风古朴、山清水秀,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后来,太婆的儿子,一个考取了文状元,一个考取了武状元,太婆就这样发家了。”
太婆是一个传奇女子,她的子孙们也不是泛泛之辈。“据说,当年吴三桂打仗来到这里,躲在附近一个洞里,虽然他已经老了,但相中了太婆的小女儿,娶了她做妃子。”在族谱上还特意留下了这个妃子的记录。
太婆的孙子谢振定也是个厉害人物。“谢振定是嘉庆皇帝的老师,因为是帝师,谢振定不怕当朝宰相和珅,因为看不惯和珅的作为,于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怒烧了和珅的车,史称‘烧车御史’。”也许是出于对这位祖先的崇拜,祠堂左边墙上的壁画是御史烧车,和淝水之战正好形成左右呼应之势。
“谢振定父子都是进士,尤其是谢振定一身刚正不阿,但奇怪的是,家里族谱从谢振定儿子之后,他的孙子、曾孙就没有记载了,很神秘地消失了。有人说,可能去了海外,也有人说是被秘密杀害了。”谢志明说。
谢家另一府只剩瓦砾
谢志明说,谢氏祖先遗留下的祖产除了乐恺堂外,还有一府在祠堂附近。两个地方相距几十里路,这一府是太婆的三儿子建造的。
于是记者又来到了谢家另外一府。有意思的是,这个地方叫周家湾,住的却都是谢家后人。遗憾的是,老宅早就没有了,但可以看到类似明城墙上用的砖块,还有老的石柱础、当年用过的石头水缸等。一位老奶奶告诉记者,50年前,这里还有老房子的,后来,老宅就被分给了每一户,渐渐地,每户人就私自改房、拆毁,就成了眼前的模样。
至于为何叫周家湾,老人说,这里原本是明代姓周的一大户人家建的,后来太婆的三儿子来到这里,买下了宅子,就成了谢家的产业。而周家人就此迁走了,这里的村庄也都是谢氏的后裔了。“我们和桃林湾的是同一个老祖宗。我们都到谢氏宗祠祭拜祖先。”不过,记者了解到,不管祖先的光环有多亮,现今的谢家后人都是朴实的庄稼人,种田是主业,为了生计,有很多人都在外地打工。
[链接]
琅琊王氏
今何在
作为东晋的另一豪族,王导的后人今天流散何方呢?“王”作为第一大姓分散在全国各地,似乎很难找到像娄底谢氏这样集中而居又有谱可循的家族群落。
王导作为王氏中望族的一系,上可追溯到周朝,出自姬姓,即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那一支系,后在琅琊(今山东)长期繁衍的子孙后代。
除了大书法家王羲之,“琅琊王”一派还出了著名的孝子王祥。天寒地冻之时砸冰下河捕鱼,煮鱼汤给后母吃,刻薄的后母为之感动得流泪。从汉朝到唐朝,据说“琅琊王”中出了92位宰相,现已难以一一尽数了。
唐朝时代,久居北方的王氏家族,开始大规模迁往江南。说到王氏家族南迁,必然要提王潮这个人。公元893年,能征善战的王潮带兵攻取福州,后被任命为福建观察使。王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