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长寿的皇帝,往往恰恰越容易把智慧用错了地方。清朝的乾隆皇帝就是典型的例子。
言官提反对意见落入圈套
乾隆在其执政晚期,依然免不了吏治废弛,贪贿公行,国库空虚,民不聊生。这时候的乾隆绞尽脑汁维持“舆论一律”,继续沉浸在到处莺歌燕舞的天朝之梦中。
乾隆五十五年,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同时又避免横征暴敛之恶名,规定各省督抚犯了错误,可以用缴纳罚款的方式顶罪。内阁学士尹状图上疏反对,说这样做将使贪腐者更加肆无忌惮,清廉者也不得不同流合污,不仅“无以动其愧惧之心,且潜生其玩易之念”,应该“永停此例”。
尹状图唱反调,乾隆当然十分恼火。他先是不动声色地发下谕旨,要尹状图“指实覆奏”。尹状图哪里知道乾隆的真正意图,便慷慨激昂地“覆奏”说:“各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各省风气,大抵皆然”,“商民半皆蹙额兴叹”。
乾隆一听,知道他并没有确凿掌握地方督抚的贪腐确情,于是话锋一变——你没有实证怎敢妄言“居今之世,民不堪命”?这话实际上是给尹状图定性,将他的奏请上升到信口诬陷督抚、给大好形势抹黑的地步。
尹状图奉旨查贪无果获罪
乾隆年间的规矩,凡遇上疏言事,朝廷派大臣查案,都要命言事者参与办案。此次,乾隆依样画葫芦,派尹状图到地方巡查。
于是,乾隆命户部侍郎庆成带着尹状图巡查山西仓库,一趟下来,一无所获。尹状图赶紧上折子主动请求回京待罪。乾隆不准,又命庆成带着他再赴直隶、山东、江南诸省查询,所过诸府县依然没有发现亏空。于是乾隆寄谕尹状图“问途中见商民蹙额兴叹状否”?尹状图赶紧回奏:“商民乐业,绝无蹙额兴叹情事。”乾隆仍不罢休,命庆成传旨,一定要尹状图“指实二三人,毋更含糊支饰”。尹状图哪里受得了皇上如此紧逼,惟有“自承虚诳,奏请治罪”。
回京后,尹状图被刑部治罪。这时候,乾隆看这场大戏已经演得差不多了,以儆效尤的目的也达到了,于是大发慈悲,说尹状图虽然“逞臆妄言”,但不妨“以谤为规”,死罪饶过,降级使用,做个内阁侍读去吧。尹状图死里逃生,赶紧以母老乞归。
尹状图奉旨查贪,是乾隆导演的一出戏。各省府县早已闻风而备,是注定查不出一点点蛛丝马迹的,不过是走个过场,以证明乾隆盛世万民乐业天下太平罢了。
(卢荻秋 来源: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