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阅读周刊·文眼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名著中的悬案
· 方言与文化
· “源”释物语
· 风烟俱净
· 汉字在韩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3 月 7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名著中的悬案
资料图片

  “寅将军”是哪种虎

  寅将军,《西游记》第十三回:“陷虎穴金星解厄,双叉岭伯钦留僧”,唐僧碰上的第一个妖怪就是它。唐僧贪赶路自投罗网,和两个从人落入寅将军和它的朋友熊山君、特处士之手。不过这几个妖精级别太低,连“吃了唐僧肉能长生不老”这种普通文件都没有传达到它,所以抓了唐僧竟没吃,只料理了两个从人。

  从遇虎的地方来看,是在“河州卫”以西数十公里处。河州卫在今青海、甘肃交界地区,唐朝时候属于鄯州,是大唐与吐蕃之界,与文中“此乃大唐的山河边界”倒是符合。

  当年这里的确是有老虎的,河州卫的核心地带比如门源县,就有叫做老虎沟的地方,而它所跨的甘肃地区,古称陇右,更是多虎地区。

  按照这个地域分布来说,“寅将军”是现在已经绝灭了的华北虎。在从山东到陇西的广大土地上,古代只有这种老虎的存在。根据历史记载,甘肃的莲花台山区曾以盛产“草彪”著称,“草彪”,正是华北虎的别名,如果是这样,那么寅将军的活动区域,并没有脱出华北虎的地盘。而《西游记》的记载,也从侧面证明了“寅将军”是华北虎的可能。

  三藏遇险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一行三人,连马四口,迎着清霜,看着明月,行有数十里远近……正疑思之间,忽然失足,三人连马都跌落坑坎之中……将三藏、从者揪了上去”。

  从后来太白金星把马给找回来看,这马是跑了。问题是,这寅将军怎么不把马抓住呢?这只能说寅将军是一只“吃人虎”。据说最后一头华北虎就是1968年因为吃人被击毙的。

  神雕原型是恐怖鸟吗

  《神雕侠侣》中那头神雕,品种到底是什么呢?

  金庸自己说,其原型是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上的象鸟,这种鸟体高可以达到五米,是中国古代大鹏的原型,忽必烈曾经派人到非洲找过这种鸟,带回一根羽毛占了一条船舱。

  象鸟,绝灭于17世纪,的确体型高大。但象鸟却是一种素食、温和的鸟类,没有凶猛的武功,所以灭绝。这很不符合神雕凶悍的形象。

  小说中对于神雕的描写:“眼前赫然是一头大雕,那雕身形甚巨,比人还高,形貌丑陋之极,全身羽毛疏疏落落,似是被人拔去了一大半似的,毛色黄黑,显得甚是肮脏,模样与桃花岛上的双雕倒也有五分相似,丑俊却是天差地远。这丑雕钩嘴弯曲,头顶生着个血红的大肉瘤,世上鸟类千万,从未见过如此古拙雄奇的猛禽。但见这雕迈着大步来去,双腿奇粗,有时伸出羽翼,却又甚短,不知如何飞翔,只是高视阔步,自有一番威武气概。”

  这就是曾经称霸世界一时的恐怖鸟!

  恐怖鸟,繁盛的时代在远古的晓新世,正是一种不能飞行的猛鸟,是恐龙和哺乳猛兽之间称雄地球的凶恶猛禽。那时候恐龙已经绝灭,哺乳动物还没有诞生,地球上的霸主,就是这形貌丑陋的走禽了,据说它们从恐龙的一支进化而来。

  它的特点和小说中的神雕何其相似!

  “身形甚巨,比人还高”,身高两米五,比人当然要高。

  “羽毛疏疏落落似是被人拔去了一大半似的”,早期鸟类羽毛进化不够完全,比现在的鸟儿少是可能的。

  “双腿奇粗,有时伸出羽翼,却又甚短,不知如何飞翔”,当时地上没有霸主,恐怖鸟称雄地球,无需飞翔,全靠矫健的双腿奔跑捕猎,和今天的鸵鸟应该比较相似。

  再看恐怖鸟的头骨,这样的利喙,即便是大象、犀牛也难当一击,难怪小说中说它“能毙虎豹”。

  恐怖鸟的种类很多,产于南美洲,和象鸟是有几分相似。可惜,这种酷似金先生笔下神雕的怪鸟不可能出现在宋朝,早在和新生的哺乳类猛兽的生存竞争中,这种可怖的神雕就灭绝了。

  关公为何中毒未亡

  《三国演义》有这样的叙述,“佗曰:‘此乃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此后就上演了华佗给关公刮骨疗毒的千古绝唱。陈寿的《三国志》里面也提到刮骨疗毒,只不过动手的是关羽军中的医生。

  乌头,属于多年生草本药物植物,含有剧毒乌头碱,只要零点几毫克就可以要人性命,涂抹在箭上就成为毒箭,古代通常用于狩猎,有野兽“中者立仆”的效果。

  我的推测关羽中箭不死的原因大概有几条,姑妄言之吧。

  第一,关羽体格特别好,对毒药抵抗力强。

  第二,曹仁的箭有问题。

  首先,可能是曹仁的箭用的是川乌不是草乌,二者的区别是前者属于栽培,后者属于野生,曹仁是正规军,这箭是弓箭手用的,大量使用的兵器需要标准化,采用川乌比草乌的可能性更大。

  或者应该考虑曹仁的作战环境,当时关公水淹七军,围攻樊城,大雨下得荆州战船可以直接靠城垛子,很有可能曹仁的箭也让水给泡了,这样毒性自然减弱,而且箭给水泡了以后可能曹军要生火来烤,乌头碱遇热容易分解,射到关羽身上就效果差些。

  第三,可能是这一箭射得太巧了,箭镞整个钉到了关羽的臂骨上,这样大部分毒没发挥作用就被骨头挡住了,未能进入血管和肌肉。

  关羽中箭后的表现有些失常,“众将入帐见关公。公问曰:‘汝等来有何事’”——主将中箭,大家来问候很正常,怎么会问“汝等来有何事”,随后又“怒曰”,显示情绪不够稳定。从乌头的药理作用看,它可以引发中枢神经的异常兴奋。刮骨的目的,就是清除骨骼上的留毒吧。

  关公的军医给关公动手术应该有技术基础,中国自古南方比北方制作毒剂和用毒的水平就更高,关羽的军医极可能来自蜀占荆州的湘西一带,后来为关羽报仇的作战序列中,就有这一带战斗力很强的武陵蛮,也就是苗族的祖先,苗人对蛊、毒的研究,应该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萨苏 来源:萨苏趣解历史:名著中的悬案)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