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阅读周刊·文眼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名著中的悬案
· 方言与文化
· “源”释物语
· 风烟俱净
· 汉字在韩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3 月 7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源”释物语
  衣裳的老祖宗

  原始人类围穿兽皮,为了遮身蔽体,就算实在热得难受,也难以将兽皮完全脱下。于是聪明的人,使用葛缕、麻经等植物纤维把树叶草片连缀起来,像今天的蓑衣那样,围在腰间,宛如罗圈垂帘。可谓:遮身、纳凉、悦目,三全其美,还保护腹股一带不被采集狩猎时苍莽荆棘薜荔所创伤。

  还有传说,麻布也是产生于叶裙。原来,那时人们用麻缕穿结的树叶裙,叶片容易脱落,尤其是在劳动中,不耐摩擦,穿不了几时,叶子就破碎。于是,落了又补,补了又落,补来补去,绾匝加码。在不断结络中,皮条葛丝,层层叠叠,纵横交错,很像经纬穿梭的蛛网。由此,启迪了原始的智人,用葛麻丝缕织出稀疏的麻布。

  从考古材料看,我国黄河流域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的衣着主要仍是麻布。冬穿兽皮为衣,夏着麻裙为裳。因此严格地说,衣裳的始祖是裙子。

  何谓“裳”

  《说文解字》注释:“裳,下帬也。”“帬”即“裙”字,古时又写作“裠”。这个字本身也回答了裙子的缘起。

  古时把仁人、贵族、体面者叫做“君子”。所以“君”字下加一“巾”字,成“帬”,或“君子”下身着“衣”成为“裠”字,都是“君子重廉耻,人者必著巾”的象意。

  古人席地而坐,固然是因为没有椅凳之类坐具,但也和穿裙有关。那种跏趺(盘腿)坐势,是适于男女都穿裙时的一种既得体又端庄的坐式。盘坐席上,裙裾委地,形似观音坐莲花。

  旧时,贵族妇女穿长裙,裙裾曳地,用雀步走路,故有“行不动裙”之说。看上去显得十分恬静、飘逸。而一般民女为便于劳动,则穿短裙。由于裙是妇女的盛装,钗是妇女的头饰,所以古时把“裙钗”二字作为妇女的代称。

  杜康发明箕帚

  我国早在三千年前就有官方规定大搞公共卫生的举动。《礼记·曲礼》还记述了洒扫规矩:“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是说,在长辈或主人面前扫地,须把笤帚蒙盖于盛垃圾的器具之上,并用那宽大的衣袖加以遮掩,小心翼翼地退出,以表示对长者的敬重。

  《辞源》注释:“帚,扫帚之器也。凡洗刷挥扫之器,束其上端,散其末端者,皆谓之帚。”如笤帚、扫帚、炊帚、烟帚、鸡毛帚、狗尾帚。

  帚,是谁发明的呢?许慎《说文解字》剖析:“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以扫坐秽之始。”唐代颜师古为《急就篇》作注:“杜康作箕帚。”许慎说是少康;颜师古说是杜康。康,实乃一人。《辞海》说:“杜康即少康。”是当时的中兴之主,夏禹的第五位继承人。他不但发明了造酒,还发明了畚箕(盛垃圾的器具与扫帚)。

  手帕自古乃定情信物

  周代称手帕为“帨”。《诗经》:“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尨”,是多毛的狗。大意是,一位姑娘规劝那急切求婚的小伙子:你要慢慢地遵循着求婚礼节来办理啊!怎么能用鲁莽的手段,动我的手绢儿呢?更不许惊动我家的狗,倘若它叫起来,会惊动了别人。

  看来,这手帕还是古人定情的信物。姑娘的手帕一旦叫小伙子动了,就意味着以身相许。

  唐代王建《宫词》唱道:“缏得红罗手帕子,中心细画一双蝉。”是说,这一方手帕是用红色丝罗裁成,边缘四周还用彩线码边,锁以花纹,手帕中心还绣了两只蝉。

  “蝉”,有连属之意,“思”与“丝”谐音,“丝织”又谐音“思知”,看见伊人送给的丝织手帕,便如见伊人。明代戏曲家冯梦龙收集的一首民歌就一语双关,唱道:“不写情词不献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思)来竖也丝(思),这般心事有谁知。”妙绝!

  人工制鞋,源于草编

  鞋,古写作“鞵”。有文字可凭的,逾三千年来的鞋靴一属,曾名为“屣、履、屦、鞮、鞨、、靿、靲、舄……”

  传说,远古人冬围兽皮时,也把脚单独缠缚,谓之“裹脚”。虽然裹脚起着鞋的某些作用,但是,按其物名的定义,裹脚还不能算作鞋。

  又说,古以巢为鞋。古人把大小相应的雀窝取下,挤成船形,缚在脚上。外部虬枝参错,内里茸草软柔,绑在脚上倒也舒服。但是,这也不能算作鞋。

  这两则说法,都不见史籍。另一种比较可信的说法,人工制鞋,源于草编。

  从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半坡遗址的发掘中,已见到三种不同的编织方法。

  春秋战国时期,王公贵族还在穿草鞋。

  直到六朝年间,草鞋沦为粗俗之物。王公贵族不但不再穿用,而且把草鞋称为“芒鞋”,为草民(百姓)黎庶所穿。 草鞋之后有麻鞋,谓之“屦”。

  (张辅元 来源:溯本求源话中华万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