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禄在试驾“六脚怪”机器人
吴玉禄和他的机器人
2月25日,吴玉禄从石家庄一个展览的会场赶回家。这个位于北京通州区漷县镇偏远乡村的普通农家院,已升级为“玉禄(系列)机器人研究所”。从“吴老大”到“吴老二十六”,他已制作出26个机器人,多次应邀参加各种展览,并曾获大奖。
此前,他是一个仅拥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京郊农民。现在,他要考虑的是,卖机器人还是卖专利?
吴家出了“败家子”
吴玉禄在家排行老五,是家里最小的儿子。从小,他不爱说话,就喜欢鼓捣一些小玩意儿。上学后,他对学习不感兴趣,却经常像小乞丐一样,满大街捡别人没用的“破烂”,宝贝一样放在书包里。
“逃课是家常便饭,不及格很正常”,吴玉禄的小学生涯很快结束。辍学后的吴玉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捣鼓他收藏的那些机械“破烂”。村里的老人们都说,吴家的小儿子是个“败家子”。
丑陋的“吴老大”
1978年夏,16岁的吴玉禄与村里一个铁哥们儿商量:一起做个会走路的机器吧。那时候,他还不知道“机器人”的概念。这个想法立即遭到对方的奚落:“不可能,哪有闲工夫干这事。”
没有同伴的支持,吴玉禄自己动手了。折腾了一年多,第一个机器人面世:外形是一个人形的铁皮,身后的两根粗铁丝连接着一个齿轮,一台捡来的小电机充当动力。小电机发动后,带动两根铁丝前后移动,“铁皮人”开始动起来。
这是吴玉禄的机器人处女作,名为“吴老大”。从那一天开始,他就上瘾了。
妻子离家出走
在当时的农村,农民不种地就会被看作“不务正业”。因为工作断断续续,吴玉禄也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人。结婚后,家务、农活都是妻子董淑艳的事,别人家的麦田每亩能收600斤,他家只能收300斤。
对这样的生活,董淑艳默默忍受,董淑艳说,婚后第四年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抚养两个孩子,还要照顾双方老人。记得有一天,家里只剩下50块钱过日子,吴玉禄非要拿着钱去买电机。
“他才不管那么多呢,没钱就得给他借。”董淑艳说,如果耽误了吴玉禄鼓捣机器人,他轻则生闷气,重则摔家具。全家最大的债务,也是因为他造机器人欠下的。
1999年夏季的一天,因为农村电压太低,吴玉禄弄了台调压器,在电压低的时候使用。没想到吴玉禄忘了关调压器就出门了,结果电压增高造成事故,将屋子给点着了,大火过后,整个房子烧得只剩下三根檩条。面对残破的家,董淑艳带着孩子离家出走,打算和吴玉禄离婚:“让他跟机器人一块过吧”。
这一次,吴玉禄变了。为了挽回这段婚姻,他向妻子做出承诺:以后不再碰机械发明。
希望将经验传下去
火灾后,吴玉禄忙着给家里重新盖房子,再没进过做机器人的工作间。但只要有空闲,他就背着妻子偷偷造机器人,不断推陈出新。2002年,吴玉禄带着他最得意的机器人——“吴老五”,参加全国农民科技之星大赛,一举夺得冠军,并赢得一万元奖金。同年底,吴玉禄和他的机器人上了电视。
去年底,吴玉禄制作的第26个机器人诞生。他让这些机器人都跟着他姓“吴”,并按照“吴老大、吴老二、吴老三”的顺序取名。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绝活”:“吴老大”会走正步;“吴老三”可以像蜘蛛侠一样攀岩;“吴老八”能蹦能跳,还能翻跟头;“吴老二十五”是个拉洋车的机器人,它可以拉着吴玉禄出去逛街,是他最喜欢的“孩子”。
吴玉禄终于活出了妻子想要的“男人样儿”。除了媒体的关注,他的机器人也卖出了不错的价钱。
如今,吴玉禄造机器人不必再偷偷摸摸了,妻子和两个儿子都已经成了他的助手。
吴玉禄现在最苦恼的是没钱投入。曾经有很多人想找他合作,但因他的脾气,都错失了机会。到底怎么卖机器人?卖专利还是卖技术?也让他头疼。
他有个成熟的设想:将一批对机械制造感兴趣的孩子集中到一起,利用一段时间办个学习班,将他的经验传授下去。
据《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