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字规模创纪录
中国进入第二次赤字财政
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是关键
在即将提交给全国人大审议的预算报告中,我国今年的赤字预算规模已达到9500亿元。专家认为,继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已进入第二次赤字财政阶段。巴曙松指出,赤字财政如何平衡以应急为目标的基础设施投资刺激与促进消费增长为目标的结构调整目标,将是政策决策中的难点问题。
赤字规模创纪录
1998年我国宣布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到2002年时,全国财政赤字达3098亿元,占GDP的3%。去年,我国出现财政赤字为1110亿元。为了应对经济下滑,财政部将2009年的财政赤字猛然提升到9500亿元,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值。
中国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斌对记者表示,9500亿元的赤字规模仍然在GDP的3%比例以内,是安全的。兴业银行资本运营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按照2009年GDP增长8%测算,此赤字规模占GDP的2.6%到2.7%。据悉,2000亿元的地方债发行规模也在这9500亿元的赤字之内。财政部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我国地方政府支出超过收入20000亿元。
短期应急投资保增长VS长期促消费调结构
专家认为,在赤字财政阶段,平衡投资保增长和扩大消费这两者,关键应通过改变收入分配结构。
鲁政委认为,短期来说,一方面要推进中长期改革,注重缓解经济下滑时中低收入群体或失业人群生活困难问题;同时要意识到,希望通过刺激消费短期内为经济下滑提供缓冲,可能收效不大。他指出,主要应该通过扩大投资来启动需求,并对消费的稳定增长作出贡献。
鲁政委认为扩大消费要更多依靠结构改革,通过要素价格市场化、地区间劳动力流动障碍的调整、社保跨地区可转移问题、农民工社保等一系列改革,来避免中低和失业者的生活困难。
赤字支出投资和扩大消费占几何?
鲁政委认为,投资支出应该占到赤字规模的70%到80%,在经济好转后财政自然会回复到正常的状态,等民间的资本顶上来了,政府投资就后撤了,就是所谓的结构调整。
张斌则指出,就业问题应该放在第一位,其次是扩大消费,最后才是增长问题。“增长只是做出数字,对经济结构、对民生没有帮助。”要避免民生方面的进步与经济增长不匹配,出现失衡。
他进一步指出,1998年的经验是财政支出和结构性改革两者同时在推进。但这一轮,花钱力度大,改革上的关注和力度还不够,这样的经济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
据《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