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民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农民工专列”护航记
· 学校大门能否“常打开”?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 月 17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学校大门能否“常打开”?
  每到周末,一些体育场馆里人满为患,可是中小学校偌大的操场、篮球场却都是空空荡荡,很多人对着高墙里的体育设施忍不住感叹:什么时候学校操场、篮球场、图书馆也能对外开放啊?

  昨天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会在南京举行,来自中小学的学生、老师和江苏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坐在一起,讨论的问题即是:学校大门能否“常打开”?参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别表示,会将此问题带上下月即将举行的江苏省两会,建议“逐步开放中小学文化体育设施”。

  “我很喜欢打篮球,平时和几个朋友经常凑一起打球,但是我们就碰到一个问题,一到周末学校进不去,外面的场地又要收费,所以很不方便!”来自南京三十九中的一位同学说出了很多未成年人的心声。

  据统计,中小学生每年的节假日和双休日有170多天,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的文体设施在这期间都是闲置的。

  昨天下午来自常州丽华中学的老师也来到了现场,丽华中学去年列入常州市首批36个对社会开放的中小学之一。“我们学校目前已经向周边社区居民开放,每天早上7点前社区居民都可以进来晨练,不过我们要求居民统一在社区办理健身卡,办卡时需要检查是否有传染病。”据老师介绍, 丽华中学现有的室外操场、篮球场、乒乓球台都已经对外免费开放,但对于室内的篮球场则设立了相关俱乐部,不仅有人数限定,也收取一定的维护费用。

  对于南京的中小学来说,为什么至今不开门呢?现场一位小学老师道出了心声:“不是我们不愿意开门,而是我们害怕受伤害!孩子出了事都是大事,学校担不起这个责任。开放后体育文化设施一旦损害、破坏,学校找谁去赔偿?”

  郑海龙告诉记者,《江苏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草案修改稿)》中也已经明确提出:节假日期间,中小学校的图书馆、体育馆等文化体育设施、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等应当向学生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全国人大代表朱善萍、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李晓布都赞成大家对“开放”的建议,只是对于学校开放的对象、时间,以及开放的管理、保障问题都还有待解决,李晓布认为,与其让孩子们一到周末就上兴趣班,还不如把他们吸引到学校操场上来。代表和委员们都表示,在即将举行的江苏省两会上,他们会就此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能“大门常打开”!

  快报记者 都怡文

  通讯员 沈团轩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