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聚焦南京市两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堵车了,出租车能不能计时收费
· 自买房之日起
限期退你个税
· 严格禁止公务员
工作日午间饮酒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 月 1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禁酒令不能成为一阵风,人大代表建议——
严格禁止公务员工作日午间饮酒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酒桌上,似乎不喝得东倒西歪,就不足以体现心有多诚。“这样的‘酒文化’,对公务员群体有百害无一利。”南京市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孙达华向市两会递交建议,呼吁严格限制公务员饮酒。

  “禁酒令”至少能解决三大问题

  “酒适量喝是好东西,喝多了或者酗酒,绝对是个坏东西!”孙达华代表说,限制公务员饮酒至少可以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吃喝浪费问题。每年的公款吃喝数量惊人,这种职务消费既花了纳税人的血汗钱,又败坏社会风气。2008年年初,河南省信阳召开全市干部作风建设动员大会,发布了“五条禁令”。其中一条引人注目:“禁止在工作日中午饮酒”,并特别规定:“明知故犯者,就地免职”。“禁酒令”实施半年,比上一年同期酒类招待费用下降30%以上,政府接待费用仅酒水一项节约近4300万元,相当于一个小县的财政收入,用这些费用可以建一个工厂,建40到50所小学。

  “信阳地处中西部贫困地区,禁酒就能禁出这样的效果,要是在南京乃至江苏省禁酒,节约的费用何止这些?再说,酒节省了,饭菜规格、费用自然也跟着降下来了,节约得会更多。”其次,有助于解决干部作风问题。在工作日不喝酒,可以腾出精力开展工作,可以改善发展软环境,不再吃拿卡要。“不要以为少请客商吃几顿饭、少陪客商喝几杯酒就会冷落了客商,其实真正的客商是不需要在觥筹交错中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公务员队伍的作风会变得更好。”

  再者,有助于解决公务员身体健康问题。“有人玩笑说:能喝四两喝半斤,党和人民都放心;能喝半斤喝八两,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党。长此以往,真是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孙达华说,实际上大多数公务员也是碍于社会这种氛围不得已而喝之,实在是一种煎熬。

  有些“禁酒令”只是一阵风

  限制公务员喝酒好处这么多,为什么不禁呢?“不是不禁,而是很多地方、很多部门都出台过规定,但时间一长,因为各种原因都相继不了了之了,目前只有公安部门禁酒的效果还比较好。”孙达华代表说,究其主要原因,一是领导不重视,一些干部自身不能以身作则,这种“禁酒令”也就是一阵风,刮刮而已,不能持久。二是规定不严。很多地方出台的规定只是讲工作日中午不准饮酒,但重要特殊接待除外,这样一来,有很多不重要不特殊也变成重要特殊了,人为地为饮酒开了一个口子。只要规定可以变通,那么规定就形同虚设,照喝不误。三是监督不到位。现在对酒后驾车处罚倒是挺严的,但对一般工作日饮酒的处罚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有规定也形同虚设。

  应加大禁酒令的监督处罚力度

  孙达华代表建议,应该出台严格限制公务员饮酒的规定,禁止工作日午间一切形式的饮酒。河南信阳市就是省委书记、中央首长来了,照样不拿酒喝,也得到了上面的肯定。最好工作日的晚间因公务接待的也不能喝。即使在休息日或节假日从事公务活动,对饮酒也要严格控制数量、度数和档次,这样就杜绝了一切工作日饮酒伤身浪费坏作风的问题了。

  其次,应该加大监督处罚力度。各国在公务员考核中对公务员喝酒都给予了规定。如在新加坡,喝酒超百元视为不廉,要予以处罚。截至2008年7月底,信阳市已查处违反“五禁令”“十不准”的问题127起,处理干部324人。其中,因违反“禁酒令”而受到处罚的干部70多人,就地免职的不在少数。“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成立督查组,并予以通报,公开曝光。”

  同时,对直接管辖范围内发生机关工作人员违反禁酒规定不制止、不查处,或隐瞒不报的以及所在地区和机关工作人员违反禁酒规定屡禁不止的,应该严肃追究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及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快报记者 郑春平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