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5版:生活常州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入冬以来常州气温5天跌破-5℃
· 8万 新农合全年住院 最高补偿提高了
· 210元 今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变多了
· 12个违法广告药品下架
· 精品锡剧元宵节亮相常州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 月 1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天宁区政府昨提出今年“十件实事”
8万 新农合全年住院 最高补偿提高了
  常州市天宁区“两会”昨天正式召开,在昨天举行的天宁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该区代区长史志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9年,天宁区将启动火车站北广场、东经120公园、10个老小区综合整治、扩大就业等行动和“十件实事”,推陈出新打造新天宁。

  “三大板块” 实施升级行动

  天宁区今年重点推进中心城区板块、开发区板块、南部生活板块建设。重点培育文化宫、北广场两大核心商圈,整合提升和平路金融商务、劳动中路IT数码、延陵东路休闲旅游三大特色主题街区,倾力打造常州中央商务休闲区。整合提升开发区板块,加快建设青洋路物流走廊和四大先进制造业主题园区,青龙片区着重培育电力装备、光伏能源等优势产业,雕庄片区着重推进纺织服装业的整合提升和医药科技产业的集中集群发展,努力培育特色鲜明的都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南部生活板块。稳妥推进兰陵片老城区、常化厂、复兴等地块的连片改造,规划布局各类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培育兰陵、丽华两大商业副中心,加快形成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的现代生态居住区。

  重点推进一批重大项目拆旧建新

  加快推进火车站北广场、东经120公园、东经120大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动迁,力争完成动迁200万平方米。建成东方西路、BRT2号线,改造拓宽永宁、竹林地道,启动中吴大道、飞龙东路、新堂北路、北塘河东路等一批道路改扩建工程,形成支撑城市交通的大容量骨干网。加快九洲新世界商业街区以及毛纺厂、齿轮厂等地块的开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新的开发地块,促进拆旧建新健康有序发展。编制完成横塘河两侧滨水空间的概念性规划和重要节点创意设计,打造融自然景观与商务会所为一体的休闲风光带。

  为民办好十件实事

  天宁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积极开展为民办实事工程,促进人民群众不断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切实做好10件实事:

  1.扩大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1000人,下岗失业再就业8000人次,援助困难群体就业1000人,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

  2.完善公共设施。新建区疾控中心、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

  3.教育惠民。启动实施青龙中心小学移建、兰陵小学改扩建工程,虹景小学、彩虹城幼儿园投入使用。

  4.卫生惠民。社区卫生机构用房面积和基本装备达标率分别达70%和80%以上,零差率药品品规增加至300种以上,上柜率9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标准从160元提高到250元,全年住院补偿最高金额从6万元提高到8万元。

  5.安居工程。建成采菱公寓、紫云苑二期等安置房44万平方米,完成朝阳一村、林园新村、锦绣南苑等10个老小区综合整治,新增廉租房家庭500户、老小区停车位1500个。

  6.公园建设。完成东坡公园改造提升并免费开放,启动建设东经120公园。

  7.提升城市面貌。完成东下塘、桃林路等27条背街小巷整治任务,提升改造公厕18座。

  8.菜市场改造。翠北、光华路等4个菜市场建成开业。

  9.深化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200元,每个街道新办1-2个老年人助餐、助浴、日托等特色服务点。

  10.“银发无忧”关爱行动。为全区特困、特殊老人办理“人寿民安”居家老人综合保障保险。

  此外,《生活常州》还了解到,天宁区计划在2009年度,优化创业环境,加大培训力度,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充分就业,社区就业率达90%以上。另外将落实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40元提高到360元。提高“五保”老人供养水平,年供养标准超过5000元,集中供养率达90%以上。

  方力 葛小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