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一评再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经济学家骇人语录距平民百姓有多远
· 公民眼里
没有衙门
· 死于春运的老伯不能白死
· 公款寻亲不妨“人肉搜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 月 1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公款寻亲不妨“人肉搜索”
  都有谁在内乡做过知县?他们的后人现在又在何方?河南内乡县长全新明策划了一场特殊的“寻亲”活动,希望能与232位“前任”的后裔面对面。(《东方今报》1月6日)

  [中国青年报一评]

  这个活动很是红火,内乡县政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知县后裔可向内乡县政府捐赠知县的有关资料,内乡县政府再根据情况按相关政策予以现金奖励,知县后裔享受县内景区免费的优惠措施。内乡县政府将在适当时机举办“内乡县衙知县后裔祭祖”活动和专题文艺晚会,还将筹备举办“内乡县衙知县后裔专题展览”,并出版《内乡知县后裔名录》。

  对此,我首先关注的是,这要花多少钱?从报道中看,明显需要花钱的就有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对知县后裔进行奖励、举办文艺晚会和祭祖活动、筹办知县后裔专题展览、出版知县后裔名录等。但从元朝至今七百多年过去,232位知县的后裔可能已经繁衍到非常之多,对大量不知真假的知县后裔进行甄别鉴定,就是一个非常费时耗力的工作。

  而当这些分散在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知县后裔们赶来参加活动时,路费食宿又将是怎样巨大的支出?举办这样一个活动,再保守也得数百万投入吧?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县级政府,拿出这么多钱搞这样的活动有必要吗?

  政府本质上是要为社会提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历史上的县太爷的后裔们是谁,与公共利益有什么关系?当地老百姓谁关心这样的问题?谁愿意为了弄清这些而花出不菲的款项?如果让老百姓投票,我估计没有多少人会同意把大笔的金钱投在这些不急之需上。甚至可以说,专门为该县从古至今的县长们的后裔搞这样的活动,是在张扬官本位、特权论、血统论,政府拿公共财政去张扬这样落后而腐朽的价值观,是非常不合时宜的。

  可以想象,河南内乡县历史上的232位县太爷,虽有某些奋发有为、造福地方的清官,但肯定也有尸位素餐、鱼肉百姓、搜刮地皮的庸官贪官。对清官进行一些纪念或许还有必要,而花钱纪念贪官庸官就沦为滑稽。

  对于官员后裔来说,更无“众里寻她千百度”予以特殊优待的必要。在民间,有人愿意掏钱为某些历史上的官员的后裔树碑立传,那是他们的私事,而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兴师动众地将他们特意从人群中挑选出来,给予优待和礼遇,给人感觉是政府对待民众是以出身论英雄、以出身画圈子。内乡县政府的这种做法反映了一种十分错误的价值导向,在利用政府的影响力抬高官员及其后裔的地位的同时,贬抑了大众的地位,挫伤了他们的心灵。

  寻找知县后裔这个被一些人称赞为很巧妙的“点子”,开了一些地方政府哗众取宠的又一恶劣先例。如果各级政府部门把所有古代官员的后裔们召集起来搞活动、树碑立传,那祖上找不出官的小小百姓怎么活,还真成了一个问题。

  [快报再评]

  我很敬佩该县官员为发展特色旅游呕心沥血的精神,不过他们专门搞这样的活动,的确是在张扬官本位、特权论、血统论等腐朽的价值观,不合时宜。说他们太有才了也好,说他们太笨了也好,可以理解的是,人总是从自身的体验和愿望出发想问题的,因此,只能说这些官员太有权了,想出一个馊主意,就可以用公款去变成现实。稍有文化的人,谁都知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富不过三代”这些格言警句,哪愿意花这冤枉钱找什么历任知县后裔?但是,若非用公款,谁爱这么折腾,用自己的精力和金钱发动“人肉搜索”,亦无不可吧?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