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恢复五一长假是个好主意
· 官员财产公开需要“阿勒泰智慧”
· 你总不能连范美忠都不如吧
· 救企业也不能牺牲劳动者利益
· 官员不填“收礼”是首次大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 月 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官员财产公开需要“阿勒泰智慧”
  【学者视线之肖余恨专栏】

  新疆阿勒泰地区率先在全国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新年之初,55名县(处)级初任干部填报的个人财产申报表,如期在网上公示接受监督。对此,舆论反应呈激烈两端。

  不屑者以为,这纯粹是作秀。为什么是初任干部,而不是所有干部?为什么所有申报人在“申报人及其父母、配偶、子女接受与申报人行使职权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赠送的现金、有价证券、各类支付凭证、贵重礼品情况”一栏则全为“无”?当然,叫好者也有:哪怕是作秀,这样的作秀也有极强的试验意义。毫无疑问,我属于后者。

  不管怎么样,阿勒泰地区在官员财产公开方面率先吃螃蟹,总算有了实质性的动作,哪怕还很不完备,我们也可以视之为“形式上的一小步,理念上的一大步”。毕竟,在重重压力下,官员财产公开已经进入了操作层面。进入这一通道,开弓没有回头箭,下面就只剩完善的问题了。虽然申报栏里清一色的“无”有些令人失望,但敢于公开以“无”直面舆论,这本身就是一种约束,一种承诺——在“人肉搜索”连一个官员的一包香烟都紧盯不放的背景下,这种承诺本身,多少会内化为一种自我检点和约束。在潜规则横行的背景下,当地官员没有以潜规则为借口来进行搪塞,而是按照要求进行申报和公示,这难道不是一种进步吗?

  阿勒泰地区在官员财产公开方面走出的第一步,肯定不会完美。如果这件事如此轻易地就能做成,官员财产公开就不会光打雷这么多年了。正因为难,才让我们看到其阻力之大、走出第一步的不易。因此,对阿勒泰地区官员的这种财产公开,和江苏宿迁市推行的网上述职述廉一样,还是先来点掌声为好。

  此次选择55名初任县(处)级领导干部率先申报,是一个不错的策略。财产公开是牵涉面极广的大事,让新提拔官员率先公开,这是阻力最小、也最具操作性的路径。如果一开始就强行在所有官员中推行财产公开,难度会很大,弄得不好就会难产。以这样一种方式推行财产公开,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次优选择”。反腐既需要决心,更需要智慧:不顾现实地进行理想化的“制度设计”,往往只能是一厢情愿。反而,从基层开始的财产申报成功了,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之后,我想,由点及面逐级推开,是一望可知的。

  由此,我想到,许多地方在推行官员在电视上进行PK“选秀”的时候,也应该加上“财产公开承诺”这一内容。一个官员如果连财产公开都不敢承诺,那他就不堪大任了。另外,从公开选拔的官员着手,逐渐推进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是一个比较现实的路径,也是推动阳光法案的一个好契机。阿勒泰地区的试验带了一个好头,以后各地新晋官员都必须进行财产公开承诺:如果想当官,就请先透明。通过这样的一个现实路径,只要假以时日,财产公开就会从小部分到大面积再覆盖所有官员,最后步上正途。

  当然,阿勒泰地区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比如扩大对官员的监督范围、提高官员的社会能见度、从制度上规范官员的权力行使空间等。比如,那些清一色的“无”如何坐实?对官员家庭的真实财产和相关可公开的情况,公众如何能看得透明并有效监督?都是让人极为关注的。(作者系南京政治学院新闻传播系副教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