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9版:“读秀杯”征文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读秀杯”文学代表作书评获奖名单揭晓
· 时代谬境下的人性追问
· 依然感动着
· 人生,面对平凡的世界
· 平凡世界的倒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 月 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时代谬境下的人性追问
——评王蒙《青狐》
  尽管哲学家们耗费了大量的心血论证人性,然而对于具体的、活色生香的个体而言,却不再是抽象而概念化的逻辑证明。活泼泼的当下发生的一切就是绝妙的答案。如同浮云一般,辗转的千姿百态都是它的自性使然。王蒙的《青狐》就是一曲人性的赞歌,在现实中解读真正的生命状态。

  青狐就是这一朵绚烂多彩的浮云,她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旧日的秋雨与迟来的春风之中。王蒙称《青狐》这部小说是“后季节”式的,是为“二次启蒙”。我们习惯于既定的思维模式,而忽视了现实的多样性。事实上,人的崇高与卑微并非泾渭分明,甚至于崇高与卑微的划界在小说中都显得可笑。故事中各色人等,都遭作者调侃了一把。他们如同木偶在褪色的舞台上表演着滑稽的动作,这一切虽然可笑,却是浮云在如此的气候里不得不表现的一种姿态。当所有的木偶,所有的浮云都笼罩在刺骨的冷幽默中的时候,这个褪色的舞台抑或泠然的气候就显得十分的突兀,所有的荒谬都来自于背景与人物的不相协调。人物在变化,背景仿佛依然如故;恍然间发现背景已经真正的迥然以往,才茫然发觉如何怀抱这新的狂放。这是时代的谬境,时代谬境下的人性俨然被扭曲了,如此的谬境与其说可笑不如说可叹!

  当理性为自我立法的启蒙思想影响了中华大地之后,突然发现人生并非如此的美妙。理性之光所局限的区域仍是人生的道路仍需走过。小说中杨巨艇的高大形象在此也显得十分渺小,而对于青狐的性心理的描写倒是逼近了生活的真实。

  作者善于从独特的角度来解读这样一种尴尬的处境。女主人翁青狐的情感世界,甚至露骨的生理渴望都呈现了这种非理性的涌动。这股涌动伴随着青狐的一生,是真正的人性的表现。她的性情、爱情、亲情总是磕磕撞撞,生不逢时,时不我待。时代的变化使她的命运得到新的升华,她的生命力量不在现实中爆发,却在文学作品中得以倾注。

  这生命泉流,百折千转终于汇入了大海。只是此时青狐不再年轻,只有默默地在心中圆那青春的梦想。

  只是,汇入大海的溪流就会获得快乐或一劳永逸吗?这“二次启蒙”的意义的深刻处在于,人性在不断变化中,她或是奋进的,但更多是庸俗的。她不是如此的高尚以致于虚假得高不可攀。在功成名就之后,青狐依然“没有爱情,只有自欺欺人;没有真心,只有虚情假意;没有高潮,只有无穷的你骚扰我,我骚扰你,自我骚扰,互相骚扰”。我们走进了一个有权说真话的时代,揭下浓艳的帷布还原了真实的美。时代谬境逐渐弱化了,而人性自身内部的矛盾性才真正得以展露。

  这应是时代的进步,在这新的天地中,人性的追问才开始明朗,人性的自我才真正开始苏醒。

  朱光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