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葛剑雄教授说了句大实话
· 对“要求决斗院长”不能一笑了之
· 市委书记不该批示此案
· 杜绝“过头税”要靠变革考核体系
· 2008,非常点击最牛人物
· 越过法治,背后就是丛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3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杜绝“过头税”要靠变革考核体系
  ■今日视点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29日在2008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表示,将重点关注金融危机对税收征管工作的影响,促进严格依法征税,应收尽收,绝不收过头税。

  (12月30日《东方网》)

  对金融危机下苦熬日子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表态。有必要先解释一下,所谓过头税,是指税收征管部门为完成税收任务而过度征税的做法。时间上的过头税是指,税务专管员为完成税收任务,把来年、后年甚至是以后更多年份的税收提前收了上来;而幅度上的过头税则是收一些不该收的税,或者提高税率,随意罚款等。审计署在2004年的审计报告中披露,四川德阳市地税部门为完成税收任务征集过头税,导致某公司一年度上缴税款居然是其应缴税款的7.63倍。

  财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税收收入出现近六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同比负增长0.5%,11月份这一数据大幅度下滑至-11%。而我们知道,每年的征税任务是早就已经定下来的,任务完不成,各级税收征管部门的考核就要受影响,税务专管员的日子就不好过。2008年即将过去,金融危机的影响却在进一步加深,为了完成征收任务,征收过头税的情况很可能集中爆发,这对苦熬日子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原本盼着减税,最终却等来了雪上加霜的过头税。

  保增长、扩内需的语境之下,保就业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吸纳了绝大多数劳动力的中小企业,更应该是政府重点关照的对象。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冲击有多大,已经是明摆着的事。现在的问题是,政府应该如何尽最大可能给中小企业减负,帮助他们过冬。

  将于明年实行的增值税转型改革可减轻企业税负约1233亿元,这对企业来说是个重大利好,但毫无疑问,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加剧,当前企业生存变得更加艰难,这1233亿还不足以帮助他们安全过冬。不错,减税是给企业减负的重要途径,但税收征管方式的转变也很重要。审计长刘家义提到的“绝不收过头税”,就已经很清楚地揭示了这个问题。

  我的看法是,要杜绝过头税现象,审计署的监督固然很重要,但一来成本实在太高、二来审计署也根本忙不过来。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改革对税务部门的考核体系,让征税目标能根据实际情况而调整,进而解除税务部门头上无时不在的任务压力。弹性考核体制下,不仅过头税不会出现,允许企业延迟缴税以渡难关,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经济下滑、企业艰难,政府财税收入减少是必然的事,根本没必要大惊小怪。现在企业的日子已经很艰难,“保企业、保就业”已成社会共识,很可能会导致过头税集中爆发的征税方式和考核体系,此时不作调整,更待何时?

  (本报评论员 赵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