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
河北等地先后停建经济适用房,纷纷提出以扩大廉租房保障范围解决低收入者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河北石家庄、山东济宁等地拟将廉租房和经适房申请条件并轨,让低收入者也能像低保户一样申请廉租房。而沈阳市正在酝酿一套经济适用房保障新办法,即停建经济适用房,给享受经济适用房保障的家庭每户发5.5万元的购房补贴。
(12月10日《21世纪经济报道》)
经适房通常位置偏僻、配套设施不全,再加上是有限产权,满5年后上市交易政府还要收取一半以上的收益,可以说缺点不少。更要命的是,最近商品房降价成风,经适房的价格优势也在逐渐丧失,北京、广州等地最近屡屡传出经适房遭弃购的消息,就很能说明问题。在全新格局面前,经适房的确要求变,河北等地重廉租房轻经适房乃至给低收入者发补贴的思路,我觉得是正确的。
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目前比较复杂,有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双限房、中低价商品房等多个品种。其实按照“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保障”这个简单思路,保障性住房完全可以不用这么复杂——买不起房的人住政府的廉租房,有条件的人就去市场上买商品房。河北等地的实践,正在进一步让住房保障体系变得简单清晰起来。想象一下,一旦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只剩下廉租房,那么,不仅“经适房被开宝马车的人买走”等怪现象可以消除,而且政府也将能更加集中精力和资源建设廉租房,廉租房的建设力度和保障范围也将有了更大的提升空间。
但停建经适房仍然有着相当的风险。最简单的问题是:对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力度会不会因此削弱?在廉租房扩大规模这个问题上,政府不能只考虑经适房减少了多少套,还要考虑金融危机下新出现的低收入者和潜在的经适房申购者,廉租房的规模扩大,应该有一定的预见性,才能确保住房保障力度不因停建经适房而变小,河北打算明年新建廉租房由8万套增加至8.5万套,就很难完成覆盖经适房申购者的任务。至于沈阳打算发的5.5万元购房补贴,标准也实在太低了点。(本报评论员 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