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0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梅兰芳在日本的名气盖过李鸿章
· 做了皇帝后得了高度的紧张猜疑病和恐惧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8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梅兰芳在日本的名气盖过李鸿章
  李伶伶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友情推荐

  长久以来,孟小冬这个名字,留在很多人记忆中的,已不单单是一代红伶,一介名优,而是一个在旧时代受封建遗毒侵害、历经坎坷的悲惨女人。很多人为她两次为人妾、一生无后而掬同情之泪。于是,无论何时提及孟小冬,总绕不过另外一个人的名字,梅兰芳。本书还原历史,廓清真相,再现当年被风传一时的梅孟之恋,讲述那段已经远去的恩怨情仇。

  [上期回顾]

  父亲梅竹芬死时,梅兰芳只有四岁。他跟着母亲杨长玉依靠大伯梅雨田生活。小时候的梅兰芳不肯好好读书,有一天被杨小楼逮个正着,此后,他开始好好读书了。与此同时,梅兰芳也开始学戏。但是他言不出众、貌不惊人,让家人和师傅都很失望。

  梅兰芳养鸽子练眼神

  孟小冬初学戏时,比梅兰芳小,只有五岁。从这个角度上说,她的起点甚至高于梅兰芳。那年是1912年,民国初年。

  孟小冬初学戏这年,梅兰芳已经十九岁了,在他的身上,已经完全找不到言不出众、貌不惊人的样子了。

  从十四岁到十七岁(即1907-1910年),梅兰芳在“喜连成”待了三年多,直到因为“倒仓”(即变嗓)而脱离了“喜连成”。

  在倒仓期间,梅兰芳做了两件大事,一是结婚,二是开始养起了鸽子。至于为什么会突然心血来潮养鸽子,就连他自己,日后也不记得了。总之,他养鸽子,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因为养鸽子,意外地治好了他那双眼皮一直耷拉着显得没精打采、让他无比苦恼的眼睛。

  经过几年的学习、实践后,梅兰芳积累了不少舞台经验,演技也大有进步,他却更烦恼了,烦恼的就是那双眼睛。一个演员,眼神有多重要,他是深有体会的。因为在许多时候,演员很需要用眼神、身段来表达人物性格。然而,梅兰芳总觉得自己的眼珠转动不够灵活,转动不灵有时会显得呆滞,自然影响表演,他自己着急不说,家人也为他担心,特别是梅雨田,更加担心会因为这双眼睛而影响他的艺术前程。虽然大家想了不少办法,但始终没有根治。

  无心插柳柳成荫,也许是天注定,命运安排梅兰芳爱上了养鸽子,这一养居然为他养出一双“神光四射、精气内涵”的好眼睛,为他最终登上艺术巅峰而扫清了障碍。

  《玉堂春》让梅兰芳一夜成名

  嗓子恢复后,十八岁那年,梅兰芳唱的第一出新戏,是《玉堂春》。也许不能武断地说,一部《玉堂春》让梅兰芳一夜成名,但至少可以说,这部戏让他在京城的舞台上开始引人关注。

  从十一岁登台,到十八岁因演《玉堂春》而开始走红,其间跨越了七年时间。懵懂的梅兰芳在渐悟了七年之后,终于有了腾飞的契机。

  就在梅兰芳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晚梅兰芳十四年出生的孟小冬在经过三年的艰苦学艺后,出师了。师傅仇月祥传授给孟小冬的第一出戏是《奇冤报》(即《乌盆记》)。这出戏日后成为孟小冬代表剧目之一。

  梅兰芳在日本大红大紫

  梅兰芳于1913年秋首次跨出北京城赴上海演出前,在京城的舞台上已经小有名气,但上海人对他却一无所知。

  梅兰芳首次赴沪演出前后共45天,这位来自北京的第一青衣给上海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上海观众不仅认识了梅兰芳,更倾倒于他的扮相、嗓音、身段和他的唱念做打。

  颇有意味的是,梅兰芳在上海大红大紫,而生活在上海的孟小冬却红在了无锡。而就在孟小冬第三次在无锡演出时,在北京的梅兰芳正在为第二次赴日本演出做着准备。与第一次去日本纯粹是商业演出不同,梅兰芳在第二次去日本前一年,即1923年,日本刚刚经历了地震、大火和海啸,死亡20余万人,损失达十亿美元。世界各地闻讯纷纷捐款捐物,梅兰芳发起组织了数场义演,将筹措的演出费用全都捐给了日本红十字会。不久,美国开始全面排日,日本新首相加藤友三郎在对华问题上采取了和缓政策,中日民间往来经历了“五·四”之后的萧条重新兴旺起来。

  帝国剧场老板大仓喜八郎一为感激梅兰芳对日本的义举,又为庆贺自己88寿辰,还为帝国剧场重新修复,再次邀请梅兰芳赴日演出。也因为这些原因,梅兰芳的这次赴日演出,规格比第一次高了很多。

  10月,梅兰芳剧团共约40余人启程赴日。在最初的4天庆寿堂会演出时,虽然并不对外售票,但却引起了日本广大市民的关注,原因是警方戒备过于森严,竟派出了80多名警察。《东京朝日新闻》发表了一篇文章,对此颇有微辞。警视厅警务部长川渊随即又在该报发表谈话,做了一番解释,说警方因接到首相以及各部大臣、各国大使、公使都要与会的通知后,才决定加强警戒的。

  这一切虽然和梅兰芳本人无关,但从当时出席堂会的既有高官要员,又有东京横滨一带的1200名知名人士来看,也可窥见这次盛会的规格和规模了,更可看出梅兰芳此时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了。

  紧接着,梅兰芳为庆贺帝国剧场重新修复,在帝国剧场演出了十来天。从公开演出的第一天起,东京各大报纸几乎每天都有关于梅兰芳演剧的评论。因为中日演员同台演出,无形之中便有比赛的意味。梅兰芳高超的演技使日本演员相形见绌,报刊评论在盛赞梅兰芳的同时,对本国演员不免讽刺挖苦,使他们受尽了委屈。之后,梅兰芳一行又转战大阪梅田、奈良、京都,也无不大受欢迎。

  之后,梅兰芳的名字在日本家喻户晓,日本人一改过去用日语的念法拼音称呼中国人的名字(如称李鸿章Li Hongzhang为Li Gonchin),而用北京音称他为Mei Lanfang ,这在日本是非常罕见的。他带去日本的剧目更是影响了日本剧坛。以后,日本剧坛曾多次移植、改编中国京剧上演,如1925年2 月,宝冢少女歌剧团在宝冢歌剧院演出《贵妃醉酒》,由酷似梅兰芳的秋田露子饰主角杨贵妃,其他剧目如《天女散花》、《思凡》等也先后由日本演员演出过。

  孟小冬和姚玉兰义结金兰

  在签约上海大世界之前,孟小冬两次赴无锡,总共不过5个月的时间,而此次加盟大世界,约定演期长达一年。看得出来,大世界非常看好她。这从后来她在大世界演出时,总被安排演压轴甚至大轴也可见一斑。

  孟小冬在上海大世界唱了整整一年。

  1920年11月11日,孟小冬在上海大世界的乾坤大剧场演出了最后一场,戏目是《黑水国》(又名《桑园寄子》),跟她合作的是青衣汪碧云。一曲终了,大幕落下,孟小冬从此离开大世界,转战共舞台。

  孟小冬于1921年11月结束在共舞台的演出,她没有选择和共舞台续约。离开共舞台后,孟小冬随即应邀赴福建演了半个月,返回上海后,她便有了一个赴汉口演出的机会。

  孟小冬此次赴汉口,最大的收获不是提高了技艺、扩大了名声,而是结识了姚玉兰。因为孟小冬日后的人生,和姚玉兰这个人有很大关系。换句话说,孟小冬后来嫁上海流氓大亨杜月笙为妾,姚玉兰从中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和孟小冬一样,姚玉兰也是坤伶,也主工老生,也是生旦净都能唱,也学孙(菊仙)派、谭(鑫培)派、刘(鸿声)派,也常演《逍遥津》、《辕门斩子》、《南阳关》等戏。和孟小冬不同的是,姚玉兰还向母亲学了汪(笑侬)派戏。这使她的戏路比孟小冬更广一些。

  姚玉兰之母,艺名“小兰英”。早年,小兰英在大连开办了一间童伶科班,以授徒为生。姚玉兰和妹妹姚玉英出身梨园家庭,自小就在科班学戏,很早就踏上了戏路。小兰英很精明强干,待两个女儿能够登台了,就关了科班,带着她俩出外跑码头,北京、天津、上海一定是去的,另外,她们北上南下,北到过哈尔滨,南到过湖北,甚至还远赴新加坡、菲律宾等地。在北京演出时,她有“坤伶老生大王”之称。受其影响和熏陶,玉兰、玉英很快成长起来了,能够独当一面了。不过,很多时候,母女三人同演一出戏。比如,在《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这出大戏里,小兰英饰鲁肃,姚玉兰饰诸葛亮,姚玉英饰周瑜;在《赵五娘》里,小兰英饰张广才,姚玉兰饰赵五娘,姚玉英则饰小花脸李旺。除此,她们还合作过《珠帘寨》、《四进士》、《狸猫换太子》等。

  孟小冬在汉口演出时,小兰英母女三人正好也在汉口。大家都是女人,又都是唱戏的,还都唱的是老生,彼此好奇是自然的。特别是姚玉兰,在连看了孟小冬多出戏之后,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小妹妹”——姚玉兰年长孟小冬4岁。起初,她看小冬的戏,是观摩、学习,后来,她也成了小冬的戏迷,竟然放下自己的演出,天天跑去看小冬。就这样,两人相识、相知,然后义结金兰。

  几年以后,姚玉兰做了杜月笙的妾。小兰英气急,又阻挡无力,心灰意冷之下独自远走浙江普陀山出家当了尼姑。后来,她还过俗,还又唱过戏,但之后,踪迹全无。又几年后,孟小冬也做了杜月笙的妾。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