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孟小冬身世扑朔迷离
· 称帝建国后稳固皇权的大动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5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孟小冬身世扑朔迷离
  长久以来,孟小冬这个名字,留在很多人记忆中的,已不单单是一代红伶,一介名优,而是一个在旧时代受封建遗毒侵害、历经坎坷的悲惨女人。很多人为她两次为人妾、一生无后而掬同情之泪。于是,无论何时提及孟小冬,总绕不过另外一个人的名字,梅兰芳。本书还原历史,廓清真相,再现当年被风传一时的梅孟之恋,讲述那段已经远去的恩怨情仇。

  [上期回顾]

  到梅兰芳和孟小冬这一辈,梅家和孟家都是三代梨园。梅兰芳的祖父叫梅巧玲,慈禧太后很喜欢看他的戏,并给了他一个雅号,叫“胖巧玲”。孟小冬的祖父孟七,本名孟福保。他曾怀着一腔热血投身太平军。在英王陈玉成的同春班,担任教习。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孟七不得不重操旧业,北上搭班,继续以唱戏为生。

  民间传说孟小冬是领养的

  老孟七育有七个儿子,除了七子未入戏界外,其余六个儿子均从事戏曲。

  孟家第五个儿子,也就是孟小冬的父亲,孟鸿群,因排行老五,人称“孟五爷”,工武净和文武老生,擅演《铁笼山》、《收关胜》、《艳阳楼》、《通天犀》等剧。民国初年,“伶界大王”谭鑫培受聘南下上海演戏,孟鸿群有幸和谭鑫培合作《连营寨》,饰演赵云,深得谭老板赏识。

  孟小冬是否是孟氏血脉,目前存有争议。在上世纪30年代的小报、剧刊上登载的有关孟小冬的身世介绍,基本上别无二致,都说她是孟家后代,祖父孟七,父亲孟鸿群。然而,民间却传说她非孟鸿群亲生,而是孟鸿群在汉口演出时领养的。关于领养的时候,有两种说法,一说此时是清朝末年;一说此时她已经7岁了。这么说来,她似乎应该是汉口人。

  又传说孟小冬本姓“董”。孟鸿群在汉口演出时,寄居在戏院附近一个姓董的人家。董家有四个女儿,小冬是老三,原名令辉,乳名若兰。当时,小冬很爱听戏,常出入戏院。孟鸿群见她聪明伶俐,又酷爱唱戏,闲时随口教她唱几句。谁知,她唱得竟然有模有样,令孟鸿群十分惊异。在汉口的演出期满后,孟鸿群要回上海了,有些舍不得小冬,董家女儿多,便将小冬送给了孟鸿群。从此,小冬成了孟鸿群的女儿。据说,孟鸿群之前一直称小冬为“小董”,之后,大概是在她十五岁时,孟鸿群将其更名“小冬”。

  此说有些牵强。如果孟小冬被领养时的确是七岁,那么,孟家祖籍是山东,后来定居上海,就山东人、上海人的称呼习惯,不可能称呼一个只有七岁的姓董的小女孩为“小董”。除此之外,她出生于1908(或1907)年,十五岁时,应该是1923(或1922)年。实际上,她在1919年12月首次离沪去无锡演出时,就已经使用“孟筱冬”的艺名了。因此,她在十五岁时更改姓名的说法,便是不可能的了。

  但是,孟小冬非孟氏所出的说法又并非空穴来风。上海作家沈寂曾经撰文称他于上世纪50年代初在香港拜访过孟小冬,孟小冬亲口告知她的身世。沈寂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我提起孟氏的名伶世家,不知道她是出于对我的信任,还是另有原因,竟然告诉我有关她自己的一段身世秘史(或许已不是秘密,而我却是第一次听到,估计很多人并不知道)。她目光黯然,神色苦涩。

  “我非孟氏所生……”只说了一句就停口。

  我当然很是惊讶,也不便多问。然而这句话对我始终是个谜。

  如果“非孟氏所生”的确是孟小冬亲口所言,那么它就证实了民间传说。但是,还有一件事情也十分蹊跷,从另一个侧面似乎又否认了这样的传说。孟氏祖籍山东,自孟七开始,由北京移居上海,从此生活繁衍于此。据说,孟小冬出生于上海。她在谈到她是哪里人时,不说是山东,也不说是上海,却说是宛平。孟小冬之所以说她是北京人,恐怕缘于祖父孟七曾在北京生活过,而且孟七的儿子,即孟小冬的父亲孟鸿群很可能就出生在北京。

  梅兰芳出生在风雨飘摇的乱世

  尽管孟小冬身世成谜,但她成长于梨园世家,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也就注定她日后必然以唱戏为生,就像梅兰芳出生于梨园世家一样。梅家除了梅巧玲、梅雨田、梅竹芬父子三人从事着唱戏这一行外,梅兰芳的祖母、母亲、姑母、伯母也都出身梨园。祖母陈氏是著名昆曲小生陈金雀的千金,母亲杨长玉是有“活武松”之称的著名皮黄武生演员杨隆寿的女儿,大姑母嫁给了旦角演员秦稚芬,二姑母的丈夫是武生演员王怀卿,伯母是旦角演员胡喜禄的侄女。

  不同的是,梅兰芳以男人身份唱了旦,孟小冬以女人身份唱了生。台上的阴阳颠倒拉近了他们的关系,成就了他们的故事。

  梅兰芳出生的那天,整个北京城的气氛很压抑。就在这天,即1894年10月22日,李鸿章李中堂被摘去了三眼花翎、褫去了黄马褂。北洋水师“济远号”战舰管带方伯谦因在十天前的海战中畏敌逃逸,也在这天在菜市口被斩首示众。这一切都缘于几个月前爆发的中日之间的战争,史称“甲午战争”。

  列强虎视眈眈,大清国垂死挣扎,南方革命党不断起义。就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国势之下,梅兰芳诞生在北京李铁拐斜街的梅家。有人说,出生时,他和一般的婴儿并无区别,不过,哭声很响亮,很高亢。家人很欣慰地说:“又是一个唱戏的。”

  孟小冬曾经改姓仇

  由于孟小冬的身世说法不一,目前大多数资料倾向于她就是孟氏后代。至于她的出生年月,又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1907年12月9日,一说1908年12月9日。月份相同,只是年份相差了一年,很可能缘于实足年龄和虚岁的差异。

  目前普遍说法是,孟小冬出生于上海法租界的民国路(今人民路)同庆街观盛里(今观津里)的孟家。不知是不是巧合,也有人说她出生时哭得很响亮,家人便由衷地说“是块唱戏的料”。客观地说,无论是梅兰芳,还是孟小冬,出生时的哭声应该都无别于其他婴孩。之所以都说他们的哭声如何,并断定他们“又是一个唱戏的”以及“是块唱戏的料”,不过是梨园世家对后代本能的主观期望罢了,也有图个吉利的意思。

  孟小冬的母亲张云鹤,是孟鸿群的继室。孟鸿群的元配王氏没有为孟家留下子嗣,很早就去世了。假设孟小冬的确是张云鹤亲生,那么,小冬就是孟鸿群的第一个孩子,孟家的长女。可以想像,一心求儿的孟鸿群很可能将小冬当作儿子来养,盼望着她将来能承其衣钵。

  小冬弟妹几人?又有两种说法,一说孟五爷只有孟小冬和孟小冬的弟弟孟学轲(又说学科)两个孩子;一说孟小冬以下,还有二妹孟佩兰,弟弟孟学轲,三妹孟幼冬。之所以如此,原因恐怕在于:一、孟佩兰的情况无人了解;二、在孟小冬十岁的时候,乳名叫银子的孟幼冬(据说当时八岁)因家庭生活困难,被父亲送给了姨父仇月祥,后来改名仇乐弟。此说似乎不确。孟幼冬八岁时,孟小冬十八岁,十八岁的孟小冬不仅早已经四处跑码头唱戏,甚至可以挂头牌了。如此说来,孟家不太可能还处于“生活困难”的状态。但不管怎么说,孟幼冬曾一度改“孟”为“仇”姓。

  孟家姐弟,除了孟佩兰,其余三人都入了戏界,孟小冬、孟幼冬唱老生;孟学轲初唱花脸,后改武生,后来,练功时受了伤,从此退出梨园,改行做了会计。

  “小冬”之名的来历,据说跟她出生在冬天有关。12月初的上海,虽然还没有真正意义上进入严冬,但从节气上来说,早已经立了冬。气象上,人们感受到了冷,心理上,他们更感受到了寒。因为就在不久前,准确地说在二十五天前,光绪皇帝死了。奇的是,皇帝死后第二天,“老佛爷”慈禧太后也死了。孟小冬出生时,正逢“国丧”期。

  国人在这段期间,必须身着丧服为他们服丧戴孝。除此之外,还不许剃头,不许宴会,不许娱乐,不许动任何响器,甚至连街上做小买卖的使用的唤头(如鼓、锣、铃、钹等)都禁止敲打。如果背着的箱子、柜子是红色的,在国丧期间,也得改成黑色蓝色。清末,国丧期一律改为一百天。一百天后,半开国服。就娱乐业而言,半开国服,意味着由完全禁止转为有限禁止。这时,演员可以上台,但不能着行头,必须穿便衣,名为“说白清唱”。

  显然,孟小冬出生时,皇帝、太后死了不足百日,尚处于国丧期。这个期间,既然禁止一切娱乐,各戏院自然全部停业。以唱戏为生的孟家,一时歇了业,也就暂时断了生活来源。不过,反过来说,正因为无所事事,孟鸿群也就有时间和精力,满怀期待地将他的长女迎到了这个世界。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