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要提前制定措施应对返城潮
· 我们想知道调查组是怎么调查的
· 大学里的“告密游戏”很危险
· “处长反对燃油税”倒逼方案快公开
· “猪哥勇”背后有没有“胡建学”
· 人民币贬值和扩大内需南辕北辙
· 敷衍舆论的“严惩考察门”很像护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5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大学里的“告密游戏”很危险
  ■公民发言

  这一周来,湖北大学的张同学过得有点紧张,每天上课,都有一名同学在暗中监督他。原来,他们班出台新规,实行“盯人”战术,每名学生都有一名“神秘同学”在观察他的学习生活。班主任说,这是为了加强学生的友谊,也是为了加强学风班风建设。

  (12月4日《武汉晚报》)

  这番说辞让我感觉犹如吞了苍蝇,他就是给他的“盯人战术”披上再多再华美的马甲,也掩盖不住此举的封建残余——公然鼓励监视与告密。

  翻开我国史册,告密现象以及由此形成的告密文化,可谓一大“国粹”,源远流长。从周朝周厉王聘用巫师侦探民众,到武则天大规模使用告密人,使“告密文化”开始制度化,最后发展到“登峰造极”的明朝东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疯狂地监视及抓捕官民,造成“国民莫敢言,道路以目”。这些恐怖的“告密者游戏”对国民人格、人际关系造成的扭曲与摧残,早有了历史定论,随着时代的进步,凡此种种也都被扔进了历史垃圾堆。

  没想到,在二十一世纪的高等学府,“告密者游戏”又沉渣泛起,还以“加强学风建设”的名义登台亮相,这简直就是对中国大学教育的莫大侮辱。想想,总有一个“神秘同学”在你身后扮演现代锦衣卫的角色,此情此景,真不知今夕何夕!更有甚者,每一个被监视的同学,同时也担当监视他人的任务,监视与被监视杂糅一起。如此人人自危的状态下,谈何友谊?但同学之间越紧张,班主任就可以越轻松遥控班级,实现他所要的“班级秩序”。“盯人”战术无异于他的一个小权谋,四两拨千斤,拨得人人自危,人人也就臣服于他。

  很多人西装革履,满口新潮玩艺,可他的潜意识还停留在马褂长袍的时代,津津乐道于封建那一套,为了一己的控制欲,不惜反时代而行。对这样的人,只有断喝一声,轰醒他腐朽的脑袋,让他明白:现在不是中世纪。更值得追问的是湖北大学校方,这样明显侵犯学生公民权利、违背现代教育规律的“告密者游戏”,为何还在校园招摇过市,是不知情,还是出于同样的思维或为了同样的“秩序”而默认?(修仰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