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醒来吧,可怜的穷小孩!
· 对公费出游不妨以贪污公款论处
· 官员“完成出国指标”算什么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4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官员“完成出国指标”算什么事?
  【媒体思想之刘洪波专栏】

  辽宁铁岭和河南新乡的官员职数问题,最近受到很多人关注。

  我没有看到全国各地的数据,所以无法判断铁岭和新乡的官员职数算不算是首屈一指。也许这两个地方确实多了一点,也许这两个地方只是不幸地被人端了出来。

  现在,几乎所有被端了出来的事情,都被认为属于偶然的不幸,不被端出来的,就相当于没有。端出来的,可能“认真处理”,不被端出来的,最多就是在“举一反三”中自查一下,甚至连“举一反三”都不会有。

  江西新余的干部出国考察人力资源管理,花掉几十万,几乎就是全程旅游,被人捡到旅行票据,被严肃处理了。《人民日报》12月3日报道,这个团组出游,实际上是在“完成出国指标”。同样完成出国指标的其他团组,是不是旅游呢,是不是用的钱少一些呢,是不是会被严肃处理呢?“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既然他们的票据没有被人捡到,也就没有“发现”,没有发现,就不用处理了。这就是教训,重在不被发现,而非不要做。谁被发现,算谁倒霉。

  辽宁铁岭和河南新乡的官员职数问题,大概也就是被人看到,并且拿出来说了。没有被注意和拿出来说的地方,未必就和这两个地方有什么不同。而且,就算这两个地方,我估计连处理都不会有。处理谁呢?官多了一些,可以算工作需要,程序上有问题吗?履职上有什么问题吗?没有发现,那就谁都没责任。

  出国旅游也好,养人过多也好,或者别的什么事情,都要这样看。不是哪个地方好一点或者不好一点,而是哪里都差不多,同一片蓝天,同一个状况。不过,我们宁可相信问题总是极个别的人做得不好,而不肯相信这就是普遍情况。“极个别”因此愤愤不平,大家也同意他们是倒霉蛋。教训将怎样总结呢,无非是研究避免做倒霉蛋的学问罢了。事情做这种个别化的处理,就事论事,算是“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但我总觉得这不是治理。

  现在大家都知道,没有人民,国家什么都不是。譬如养,就是人民养活了自己,而且供养了国家。人民又通过国家雇请了管理人员,把他们养起来。那么,人民自己养得怎样,雇请来的人又被养得怎样呢?反正,自养的人,不太可能把出国搞成“完成指标”的事情,而被请来做事的,就可以“完成出国指标”。这只是出国旅游一件事,还有车子呢,房子呢,吃喝拉撒睡呢,灰色乃至黑色的收入呢,林林总总,洋洋大观。

  “养人过多”,这是众所周知的。人民当然有意见,铁岭和新乡的官员职数问题会被人穷追猛打,就是意见的表示。但这些官难道不是通过正规程序走马上任的吗?到底是各该地方的人民疏忽大意,还是各该地方人民的意见并不在程序之列?副市长要几个,市长助理要几个,副秘书长要几个,谁定的呢?公务员需要多少才够用,又由谁定?不知道,反正人民需要接受一个事实:养人过多。

  人民要养的人,实在太多了。最近要搞燃油税,需要安置的收费人员据说是24万。前几年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安置的也是几十万。意思是什么呢,人民并不希望有收容遣送,也不希望收过路费,但不得不养起很多人来跟自己过不去,这些人的存在还会成为那些跟自己过不去的事情进行下去的理由。

  人民要养很多的人来做自己不开心的事情,而且要养好,养得比自己还好。每想到这个状况,我都觉得很奇怪。要说这是人民自己的意愿,人民难道有这么自我作践吗?

  (作者系著名杂文家,《长江日报》评论员)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