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洛阳男子半世纪收藏天下“宝贝”
· 老板落入短信陷阱被骗160多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2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老板落入短信陷阱被骗160多万
  生活中,很多朋友都被这样的短信“骚扰”过,“某某集团庆祝公司成立,举办手机号码抽奖活动,恭喜你已中二等奖”;或者说“帮你办理房屋退税,汽车退税”……对于这些骗钱短信,大多数人都是删掉了事。

  可前不久,浙江省青田县的李先生却落入了一个看似俗套的短信陷阱中,而且一下子就被骗了160多万!

  莫名惊诧

  一条短信骗走160多万

  2008年8月18日下午6时05分,一名男子急冲冲地跑进浙江省青田县鹤城派出所值班室。这名男子神色慌张地对值班民警说,他被一条短信骗了160多万元!值班民警很吃惊,以往有很多类似的案件发生,受骗者一般都是被骗几千元,最多也就是几万元,但一下子被短信骗局骗去160多万元的,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

  由于报案男子非常慌张,一时讲不清自己被骗的过程,但从他提供的几张银行转账单,民警意识到,此时报案人的钱已经高度危险,只有在第一时间将骗子的账号冻结,被骗资金才能不被转移,也才能最大限度挽回受害人的损失。此时,报案人已被骗四个多小时了,对于民警来说,一分一秒都弥足珍贵。警方决定立即赶往银行,对骗子的账号实施冻结。

  报案人的心情渐渐平复下来后,他向警方详细讲述了160多万元巨款被一条短信骗走的经过。

  “循循善诱”

  老板掉进骗子陷阱

  报案人李先生是浙江省青田县一家企业的老板。8月18日这天,上午11点左右,他正在办公,忽然收到一条短信——丽水农行通知:您的信用卡8月17日在超市刷卡消费9800元,请您两天内到网点缴费,逾期将从您其他账户扣除,电话0578-2898769。

  前一天,李先生刚好在超市消费过,但是与短信“通知”的消费金额不符,于是,李先生拨打了短信里留下的所谓“丽水农行”的电话,想问个明白。对方接通电话后指出,李先生这种情况属于证件被盗用,并警告属于他的其他账户都很危险。听到“农行”的工作人员这样说,李先生更加担心起来,因为用自己身份证办理的多张银行卡里的钱,算起来有上百万元。这该怎么办呢?这时,“农行”的工作人员给李先生出了个主意,赶快向“丽水市公安局金融科”报警,并告诉了他一个报警电话。

  事不宜迟,李先生立马拨通了这个电话。电话里,一位自称“丽水公安局金融科”的工作人员言辞恳切地告诉他,他们将会全力帮他破案。不过,目前他的钱已经不安全,必须与“中国银联管理中心”联系,采取安全升级保护措施,否则他银行卡里的钱随时都将不保。他赶紧又拨通了“中国银联管理中心”的电话。“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要求李先生马上拿着银行卡去ATM自动取款机,进行安全升级保护措施的操作。

  已经慌了神的李先生没有多想,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往离他最近的农行自动取款机……此时,李先生全然不知,他已经一步步落入骗子的陷阱中。

  环环相扣

  巨款汇入骗子账户

  在那个自称“中国银联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李先生进入银行卡的操作平台,电话那头发出一通敲打电脑键盘的声音,“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说升级保护系统已经启动,他指示李先生在ATM机上按“转账”键,接着给出一个“升级保护系统”的条码,让李先生输入到自动取款机转账账号处,条码输完后,他又让李先生将一个“升级保护系统”的安全密码:49110输入到自动取款机转账金额处。对于这个安全密码,对方神秘地说,这可不是普通的密码,“49是我们银联里面一个代号,110是公安的代号,做了升级保护后,谁要是动了你的卡,公安里头就会自动报警。”

  将农行卡里的钱办理“升级保护”后,李先生又马不停蹄,辗转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邮政储蓄,将自己存在这三家银行卡里的三十多万元分7次进行了“安全升级保护”。

  此时,已到了下午1:00多,李先生又累又饿,连中午饭都没顾得上吃。他在路边随便吃了点东西,又匆匆赶往银行,因为他还有一张存有127万元的银行卡没有进行“安全保护”!自称“中国银联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这笔钱数额比较大,必须到银行柜台办理“安全升级保护”。

  “工作人员”给了李先生一个尾号为“110”的账号,说这个“特殊”账号也是与全国公安联网的。只要李先生将钱汇到这个账号里,钱就会受保护三天。三天后,这笔钱还会自动返还到他原来的账户里。

  下午两点左右,李先生终于将最后一笔,也是他最大的一笔存款127万元“保护”起来了。至此,从上午11:00到下午2:00,三小时内,李先生在自称中国银联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指挥”下,先后将5张银行卡里的钱都进行了所谓的“安全升级保护”,总计金额1662880元。

  下午5时许,李先生回到家。放松心情的他,越想越觉得今天的事儿有些不对劲!他用电话查询了一下。这一查,他了解到,丽水农行根本就没有短信中所留的2898769这个电话,而丽水市公安局也不存在什么所谓的金融科!“所谓安全保护升级条码,其实就是对方利用身份证办理的一些银行卡卡号;所谓的安全升级密码,也就是49110,其实就是金额。”浙江省青田县鹤城派出所副所长王海伟说。一心想将自己的钱赶快保护起来的李先生,哪里想到所谓的安全密码49110就是钱数呢?

  引蛇出洞

  贪心骗子现身

  2008年8月18日下午6时20分,当警方赶到银行时,银行工作人员已经下班。办案人员紧急与银行管理人员取得了联系。此时,警方迫切想知道,这166万元巨款到底都汇到哪里了?转账单上对方的账号又是在什么地方开的户?

  根据骗子留给李先生的账号,警方查明,骗子的银行卡开户地点有两个,分别是福建福州和广东深圳。其中,受害人最大一笔汇款127万元,是一次性汇入对方农行账号的。这个账号于今年7月30日开户,开户的是一个叫舒树强的四川人。

  随后,通过银行查询系统,警方发现,案发后4小时内,骗子已将李先生的部分资金转移并疯狂消费。其中,李先生用四张银行卡分别转到对方账号上的39万多元,已被取走34万,从银行柜台汇去的那127万元也被取走了31万多元,卡内余额只剩96万元。截止到案发当晚7时,李先生共损失65万元!

  面对如此紧急的情况,警方当晚就通过银行系统将骗子的五个账户分别进行了密码锁定,使其不能支出。如果骗子继续提款,首先必须进行密码解锁,这要等到第二天到柜台才能办理。

  第二天早上7时30分左右,警方再次赶往银行。上午8时05分,舒树强所有的农行账户出现异常。警方发现,在福建福州市国货路上的农业银行某支行,有人对尾号为110的农行账号进行解码,并取走了5万元钱!浙江青田警方确定,犯罪嫌疑人已经在福建福州农业银行的某支行现身了!但此时,警方面临着抓捕的巨大难题。

  警方立即对这个账户再次进行密码锁定。警方相信,第二次将犯罪嫌疑人的银行卡密码锁定后,为了取款,犯罪嫌疑人很可能还会铤而走险,再次解码,这样就会为抓捕争取时间。

  上午8:19,果然,取款人再次来到柜台试图解开心中的疑问。此时,银行的工作人员还不知道,眼前这个人竟是一个参与短信诈骗160多万的犯罪嫌疑人。浙江青田警方万分焦急,犯罪嫌疑人已经再次出现,如果此时让他再次解码后走掉,那么前面所有的工作将功亏一篑,受害人也将蒙受巨大损失!

  经过再次沟通,浙江警方与福建这家银行终于取得了联系,并与当地警方敲定了抓捕方案。而在民警到达之前,当务之急是必须稳住犯罪嫌疑人。

  8时26分,当犯罪嫌疑人还在填单时,抓捕民警终于赶到了现场!

  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刚才还说话正常的犯罪嫌疑人忽然装聋作哑起来。

  随后,民警从犯罪嫌疑人身上搜出了十多张银行卡,以及5万元现金。此时,李先生卡上余额还有91万多元。从犯罪嫌疑人身上,民警还发现福建泉州某珠宝店的13万多元的提货单,并发现这是利用所骗赃款刷卡消费的一部分,所幸购买的黄金饰品还没被提走。

  李先生是8月18日下午6时许报的案,到8月19日上午8点多警方将短信诈骗团伙一个重要犯罪嫌疑人抓获,历时仅仅14个小时。这14个小时可谓分秒必争,惊心动魄。不过,对警方来说,案件远没有结案,怎样才能让这个装聋作哑的犯罪嫌疑人开口呢?李先生被骗的巨款又能否追回呢?

  防患未然

  谨防短信诈骗

  2008年8月19日13时,浙江警方赶往福建。浙江青田警方兵分两路,一路民警来到福州审问抓获的短信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另一路民警前往泉州,提取犯罪嫌疑人用赃款购买后还没取走的黄金饰品。

  民警在泉州这家珠宝店,提取了13万多元的黄金饰品。到此,价值13万多元的黄金饰品加上犯罪嫌疑人还没来得及转账的91万元卡内余额和缴获的5万元现金,警方共为受害人追回了将近110万元的损失。

  这名参与短信诈骗的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获后,突然变成了聋哑人,还把自己的头往墙上猛撞。

  如何识破这个犯罪嫌疑人的伎俩让他开口呢?民警很快调出了一个有力证据——银行监控录像,银行监控录像显示犯罪嫌疑人根本不是聋哑人。

  在警方的证据面前,犯罪嫌疑人终于开口了,他交代,他之前使用的名为舒树强的银行卡和身份证是短信诈骗团伙分别以100元和150元钱买来的,他真名叫林文正,是福建安溪县人。林文正说,在短信诈骗团伙中,他只是一个负责取钱的人。目前警方正全力抓捕这个短信诈骗团伙的其他成员。

  一条短信,骗走160多万元,说起来真是难以置信,但事情就是如此真切地发生了。类似这样的短信诈骗、电话诈骗其实很常见,也并不是多高明。出现在骗局里的大都包括银行工作人员、银联中心人员、公安局金融科等几个角色,当然都是冒充的。这些角色无非就是接力赛似的告诉被骗者,你如果不怎么怎么做,你的钱就很危险。李先生正是害怕自己的钱丢失,于是跟着骗子走,最终真的把自己的钱搞丢了。其实,之前李先生也听说过很多短信诈骗的事情,但事情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还是心急大意了。其实,防范短信诈骗,方法很简单,就是核实。如果您收到类似奇怪的信息,比如中奖了,消费了,退税了等,只需拨打114,查出涉及单位或机构的真实号码,把短信里的内容和真正的单位稍稍进行一下核对,就很容易发现破绽。千万别贸然拨打对方提供的电话,以防中计。 

  据《楚天金报》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