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最好有个“临时价格干预报告”
· 楼市该不该救亟须共识
· 今年的作家富豪榜有点寒酸
· 反腐老靠枕边人可不行
· “考察清单”恐无法倒逼费用公开
· “同学告教授”应有下回分解
· 个税起征点并不是越高越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2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最好有个“临时价格干预报告”
  ■今日视点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物价持续走高,猪肉、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更是一天一个样。高昂的物价不仅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生活,而且也给政府出了道难题。最终,发改委等部门对猪肉、食用油等民生类商品出台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如今物价趋于平缓,包括食用油在内的民生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好像也到了终止的时候。

  果不其然,国家发改委1日宣布,自12月1日起解除年初对成品粮及粮食制品、食用植物油、猪肉和牛羊肉及其制品、乳品、鸡蛋等食品类商品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12月1日《新华网》)

  我记得,当时政府出台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时候,曾经引来了一些专家和媒体的疑问:政府在完全竞争的领域伸手干预,会不会伤害好不容易形成的市场自我调节能力?面对这些疑问,当时发改委等部门曾专门予以说明:临时价格干预是为了舒缓民生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并不意味着政府会对完全竞争的商品领域进行常态的行政干预。应该说,这种应急的临时价格干预,对于受高物价困扰的百姓来说是很有必要的,美国如此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次贷危机发生之后,政府也不断“入市”给银行等金融机构注资,购买它们的不良资产。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领域,都不能完全与政府干预绝缘。应该说,这是没什么好争论的。事实上,我国自年初实行民生类商品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以来,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下半年CPI一直维持在低位运行,猪肉和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一跌再跌,就是最好的说明。现在发改委解除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说明物价调控的压力已经趋缓,高物价已经不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解除干预,也算是应时而为了。

  只是我认为,取消临时价格干预这么一个关系民生的重要举措,发改委最好还是要给出详细的报告,而不仅仅是发个简单的“取消干预”的通知了事。这个报告里面应该有什么内容呢?我想,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实行大半年以来,对物价调控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应该是其核心内容。不妨拿食用油来做例子。我们知道,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里面,食用油要涨价是要经过物价部门审核和备案的,而在此期间,也确实发生了几大品牌食用油欲涨价的事情。那么,在控制食用油涨价的事情上,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究竟起了多大作用?报告中应该详细列明。除了食用油之外,其他受到临时价格干预的商品,其涨价的冲动在多大程度上被遏制了,报告中也可以详细列明。

  有了这么一个实施报告,关系每个人切身利益的临时价格干预,才能清清楚楚地让大家感觉到它的好处。否则的话,如果大家都以为物价下降完全是成本下降的原因,临时价格干预并无寸功,岂不糟糕?再说了,谁也不能保证今后就不需要临时价格干预,现在通过报告把临时价格干预的合理性和作用说清楚,以后再搞临时价格干预,也就不会引来这么多疑问了吧。

  (尹之)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