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专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假如章子怡代言《资本论》
· “市侩”啥时变了味
· 冷硬的女作家
· 算了吧,别冠冕堂皇了
· 文人的爱情
· 神仙都吃什么
· 叫大学就牛逼了
· 爱国名媛为何自称“支那人”
· 怕老婆是好男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2 日 星期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爱国名媛为何自称“支那人”
  上世纪初以来,中国人都以被称“支那人”为耻辱,而近代名人康有为的女儿康同璧,却自称“支那第一人”并闻名中外,这是为什么?

  在建国之初,毛泽东、周恩来对她这个妇女解放先驱非常尊重。有一天,她走进房间,就听见周恩来说:“第一人来了!”毛、周等人趋步上前与她握手,态度十分恭敬。毛泽东一边握手,一边对老人翘起大拇指,朗诵起康同璧19岁那年与父同游印度时所作的名句:“若论女士西游者,我是支那第一人。”

  1883年,康有为在家乡成立中国第一个“不缠足会”,要求从女儿做起,带头不缠足,因此康同璧姐妹都是天足。她和姐姐同薇在父亲的影响下,成为中国妇女最早倡导女权的先驱。她是中国早期赴美的女留学生之一,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学养深厚,学贯中西。曾担任万国妇女会副会长、山东道德会会长、全国妇女大会会长等职务。她一生主张和平反对暴力,曾对古都北平的和平解放和文物保护起了重要作用,这是毛泽东都承认的。

  作为女士西游的支那第一人,是康同璧引以自豪的。为什么她自称支那人?支那人不是对中国人的贬称吗?其实用“支那”贬称中国是日本不是印度,在日本也是中日甲午海战之后而不是以前。甲午海战之后,“支那”一词在日本开始带上了战胜者对于失败者的轻蔑的情感和心理,“支那”逐渐由中性词演变为贬义词。康同璧不论是在1902年西游还是中国解放初期,虽然都是在甲午海战之后,但此情此景不与日本相关,而是与西邻印度相关。“支那”最早是古代天竺(印度)对中国称呼的音译。最早出现在梵文佛经中。梵文Cina进入不同的语言中,其读音变化不大,译音是“China”、“支那”、“脂那”、“至那”或“震旦”。很明显,康同璧在游历印度时取古印度对中国称呼之义,是理所当然的。

  至于西游女士支那第一人,完全是狭义地指印度。因为到西方游历,恐怕第一人轮不上康同璧。而游历印度,当时被国外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主要是鉴于康同璧才学胆识,深得父亲宠爱,以19岁之妙龄,传说是从北京出发西行入疆,越过帕米尔高原长途跋涉到印度大吉岭省父,当为一件壮举,乃虎父无犬子也。 长江短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