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8版:胃病·免疫病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胃出血有预警信号
· 免疫性疾病患者要保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2 月 1 日 星期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胃出血有预警信号
医学指导: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张小勇教授
  关键词:消化系疾病

  门诊播报:天气变化,忽冷忽热。人们肠胃不适、腹泻、呕吐的情况时有发生。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张小勇教授对记者说,秋末冬初,人的肠胃系统很容易出现功能失调的状况,原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也容易发病,肝硬化病人由于抵抗力下降可能加重病情。因此,专家提醒普通市民在天气变冷时注意保护肠胃,溃疡患者应密切观察大便情况,及时发现胃出血的苗头,防患于未然。

  治疗对策:秋末冬初,消化道溃疡容易复发和活动,一旦病灶内的血管受炎症或溃疡侵蚀,管壁的牢度就会降低,再加上受气候变冷影响,血管内的压力增加,自然十分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引起出血。这就是秋末冬初容易发生胃出血的原因。张主任告诉记者,大部分病人对出血不太警觉,譬如说当你感到头晕时,应该想到会不会是溃疡出血了,这时候去做大便隐血实验,很可能呈阳性。“每天出血量在5毫升以上,虽然肉眼看不到,但大便隐血实验呈阳性,出血量超过50毫升以上可出现黑便,大量出血时还会呕血。”

  专家告诉记者,发生1500-2000毫升以上胃大出血时,病人有血压下降、休克的危险,必须送大医院实施紧急抢救,立刻补充血容量,提高胶体渗透压。并寻找病因,采取合适的止血措施,譬如用药物止血或在内镜下止血。特别要指出的是,一些小医院在这个时候用升压药是不可取的,因为病人的血压暂时升上来了,一旦再降下去就无法挽回。

  保健窍门:保护好你的肠胃,首先要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张主任说,临床工作发现,某些突发事件、家庭和工作单位人际关系的紧张、工作压力增加等导致的疲劳、焦虑和心情抑郁,都可使溃疡病发生率明显升高。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发病也常常与情绪变化有关。近段时间一些大学生忙于考研,经常熬夜学习,饮食也不规律,再加上考试临近心情紧张,不少人有上腹疼痛、腹泻等症状。这就是焦虑状态下容易引起消化道异常症状。

  很多人有胃病却买解热止痛药吃,这是绝对禁忌的。张主任认为,这类药会刺激胃粘膜,加重疼痛症状。OTC类的消化系统用药可以吃一点,但必须对症。原本胃肠功能不好的人冬天应保证饮食规律,尤其要注意饮食要精细,切忌暴饮暴食、酗酒,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尽量少吃火锅,一方面是从卫生角度考虑,避免交叉感染。另一方面是因为一边吃热辣的火锅,一边喝冰镇饮料,这种冷热反复刺激胃肠道易引起呕吐、呕血,局部溃疡。而食物太杂吃得过多都会使胃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不停地分泌,腺体得不到正常的休息,导致腹痛、腹泻等胃肠功能紊乱。

  快报记者 金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