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
如果铁道部希望的只是“保本微利”,那么我很疑惑的是:现在铁路部门难道是长期处于亏本状态吗?何况,铁道部该是一个企业的名字吗?有企业以国家部委的名字来命名的吗?既是为民服务的政府机关,而且一切投入和成本皆由纳税人埋单,要那“微利”作甚?难道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也得讲究一个利润?铁道部如此不惜名誉亲自加入利益博弈,是不是有点太不避“政企不分”之嫌了?
更值得追问的问题是,一旦“价格自主化”了,谁来保证火车票价永远只是“保本微利”?“微利”具体又该怎么个“微”法?国家对垄断行业实施政府价格管制,乃是遏制垄断行业非道德行为的必要举措。否则,垄断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倒确实是好了,普通民众和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却将从此跌入地狱——想涨价就涨价,反正都是“市场化”。
现在的问题,不是铁路部门要搞“火车票票价市场化”,而是政府应该大力推行“铁路运营市场化”,打破铁老大的垄断地位。只有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才符合进行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条件,也才可能产生相对公平合理的市场价格。铁路企业的良好生存发展环境,不是来自违背经济规律的垄断企业“价格自主化”,而只能来自公平有序的充分市场竞争;同样,铁路的“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不在于政策的持续偏袒和优惠,而在于广大消费者的肯定与支持。(舒圣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