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7版:民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支路公交线可能要分成两段
· 2009年居民医保缴费启动
· 中央门坐班车能直达机场
· 中北25路登上“黑榜”榜首
· 今年机关作风,你满意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1 月 28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南京公交线网优化思路初定
支路公交线可能要分成两段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南京市公交线网优化调整已完成前期的调研工作,通过数据分析,交通专家初步拟定了优化调整公交线网的思路。目前,基本的思路是强化骨干线网,力保“主血管”畅通,而毛细血管(支路公交),则会被缩短,甚至被切割。

  30多条骨干线要加长

  根据对乘客需求的调查和营运数据分析,交通专家大致梳理出30多条骨干线网,如5路、2路、16路、3路、1路等等,这些线路客流充足,横穿或环绕主城,经过路段多为主干道,担负着快速疏散客流的重任。专家认为,这些线路应当基本保持不变,甚至可适当加长,同时进一步增加营运车辆,加快发车频率,使其形成公交主干网络。专家比喻,这就像人体内的主血管,加粗就不易梗阻。同时,尽可能在它们经过的主干道上设置公交专用道,提高运行速度。

  支路公交进一步缩短

  通过数据分析,专家发现,不少“3××”打头的支路巴士和小线路都存在着线路过长,运效低的问题。专家建议,这类线路应该缩线运行,最好不要超过12公里,不妨设置短线或短环线联系2个组团,这样配车数量可以减少,运营效率可以提高。此类线路尽量走支路和次干道,和骨干网络形成有效互补。专家举例说,42路就比较典型:两端客流密集,中间基本没有客流,线路过长。对于此类线路,在不增加市民出行成本的情况下,可以一劈为二,变成两条短线运营,减少空驶里程。专家将这些小线路比喻为主血管外围的毛细血管。

  过江换乘不增加成本

  专家表示,目前过江线路不少,可运效较低,运力仍然不足,开辟新线路是一个办法,但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专家提议,整合过江公交资源,加大部分骨干线路的运力,并建立换乘枢纽,出台换乘优惠政策,使得居民在出行成本基本不增加的前提下,下车就能在换乘枢纽里就地换乘。针对新区与主城间通道负荷重,公交线路运力不足的问题,以及公交与地铁换乘的问题,也都可以采用换乘枢纽的办法,缩短线路长度,提高运效,避免很多公交线路都进入主城中心,增加路网的交通压力。

  多开区间车

  专家还提出,用灵活的调度办法提高运营效率。例如,11路客流集中在某一区间,可以采用间隔发区间车的办法,增加局部运力。对于江宁进城的公交线,也可以采用间隔发大站快车的办法,缩短乘坐公交车的时间,提高公交吸引力。

  据悉,公交线路优化,不可能大面积调整,而是尝试着几条线进行试点,通过运行效果和计算机模拟情况,再继续调整优化其他线路。

  快报记者 鲍铭东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