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面对中央政策带动下的地方政府投资热潮,大方向值得肯定,但也要对可能引发的各种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并防患于未然。
中国经济基本面的一个典型特点是“非均衡”,包括城乡之间的失衡,地区之间的失衡等。“国十条”在维护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目的之一是解决“非均衡”状态。对本轮地方投资热潮,要警惕的是拉大东部和中西部之间已经失衡的状态。
从各省公布的数据看,除云南报出的“2008年至2010年5年共投资约3万亿元”让人诧异之外,其他各省区报出的数字,比如,广东2.3万亿,上海8000亿,北京1万亿,河北5889亿,吉林4000亿,海南2070亿等等,基本和其经济实力吻合。如果这些投资落实到位,可以想象,五年之后,东部经济大省和中西部的差距和失衡状态不仅没有缩小,反而会进一步拉大。
“国十条”的精髓是通过民生和经济转型,增强经济的内需能力。从各省目前的投资方向来看,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工程依然是大头,民生鲜有超过15%的。从民生的历史欠账而言,经济落后地区的状况远远比东部发达地区严重,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住房等社会保障方面,差距更大,因此更需要利用这次中央投资的机会弥补差距,而不是进一步加大。而要改变这种区域的失衡状态,靠地方自身显然无法解决。
“国十条”的一个指导方针是全国一盘棋,这在资金的配置方面尤为重要。不能否认东部投资对于GDP增长的意义,但区域失衡对中国长远的发展极为不利,中央应该对此早做预案。最有效的办法当然是中央在资金投入方面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当年西部大开发的倾斜政策应该仍然适用于本次规划。这样,一方面可避免区域失衡的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西部地区为了争相攀比,而让银行和政府背上沉重的包袱。
(作者:马光远 原载11月25日网易评论,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