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阅读周刊·回忆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毛泽东与保健护士长谈死亡
· 宋庆龄鲁迅“七人照”的背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8 年 11 月 22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宋庆龄鲁迅“七人照”的背后
  1933年2月17日,鲁迅、宋庆龄、蔡元培、萧伯纳、林语堂、伊罗生、史沫特莱等七人,在宋庆龄住宅花园门口拍摄了一张合照,杨杏佛是摄影者。这张照片,新中国成立前没有发表过。

  “七人照”何以成了“五人照”

  1951年9月,为纪念鲁迅诞辰七十周年,由巴金、唐弢任主编的上海《文艺新地》第一卷第八期上,赫然刊出了这张照片,但照片上只有五人,被涂去了林语堂、伊罗生。

  为什么要涂掉林语堂、伊罗生呢?估计这和他俩的经历有关。林语堂,1920年代在北京几所大学任教,1926年任厦门大学文科主任。由于他的推荐和邀请,鲁迅到厦门大学执教。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日子里,林语堂曾经就读教会大学、留学德国、定居美国、用英文写作,都被看成是“买办行为”。这样一个“买办文人”怎么可以与伟大的鲁迅出现在同一张照片上呢?伊罗生,美国人。曾在上海《大陆报》工作,选编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草鞋脚》,得到鲁迅、茅盾支持。1935年回美国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科研和执教。据说,他的思想和一些行为与托派有关联。因此,将他从鲁迅等人的合影中涂去,是“理所当然”的了。

  自从《文艺新地》发表“五人照”以后,全国各地报刊就常常刊出“五人照”。

  唐弢藏有“七人照”

  据周海婴回忆,他是知道“五人照”原由“七人照”而来的,就千方百计搜寻“七人照”。“这张七人合影的原照,当年几乎没有人知道。许广平先生珍藏的四本鲁迅相册中没有,上海蔡粹盎女士保存的蔡元培先生的遗物中也没有,上海宋庆龄故居也没有。我们找了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和绍兴两个鲁迅纪念馆,他们无论展出和收藏,也都是那张被涂掉了林语堂和伊罗生的五人照。后来我们知道此照片由杨杏佛先生拍摄,在杨杏佛之子杨小佛先生那里证实了这一点,但也未找到该照片的原照。最后,是唐弢先生帮助我们从他的收藏中找到了一张翻拍片。这是1977年的事。原来,唐弢竟藏有‘七人照’的翻拍照!虽然他手头有‘七人照’,而他主编的刊物只得用‘处理过的’的‘五人照’,其无可奈何的心情是可以想见的。”

  “七人照”大白于天下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逝世,新华社发了一组关于宋庆龄的照片,其中一张是“七人照”。向全国和海外播发的这张照片的说明全文是:“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七日,宋庆龄在家里宴请英国文豪萧伯纳等,并合影留念。前排左起:美国记者史沫特莱、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后排左起萧伯纳、宋庆龄、美国记者伊罗生、中国现代散文家林语堂。”从此,这张“七人照”才在祖国大地和海外的出版物中,完整地频频与世人相见,而且也为林语堂、伊罗生正了名。

  (倪墨炎 来源:档案春秋)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